-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例文1 清明时节清明果
人大附中
“过年,再回老家玩啊!”奶奶扶着被摇下的车窗,满面笑容,开心从皱纹中溢了出来,层层叠叠的。我挥了挥手:“好,奶奶再到这儿接我啊!”奶奶应着。车开走了,倒车镜中奶奶停驻了一会儿,蹒跚地往回走。爸爸叹道:“唉,老人看一次便少一次了!”
而去年过年时我没回老家,奶奶也再不能站在那门前等我们回来了。
记得有一年清明,奶奶住在我家,而去世多年的爷爷的墓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奶奶当年头脑还很清楚,在厨房忙活了一下午,做了一笼绿色的、竹叶盖着的糯米饼。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奶奶说:“清明果啊,在老家,每年清明我都做的,你没吃过吧,来尝尝!”我闻到清明果的清香,便夹了一个来尝,但并没有想象中好吃,糯米的香味闻到却吃不到。好不容易才吃完一个,便放下了筷子。奶奶见我不是太喜欢,叹了口气,坐在沙发上,拣了一个最小的,一口一口尝着,慢慢地嚼。
香味闻得到却吃不到,人啊,忆得起却见不到。
去年清明时节,爸妈回到老家为爷爷奶奶扫墓。在北京的家中,有外婆外公和一个老家来的保姆陪我住。外公近来明显地老了,外婆还是没怎么变。保姆在清明那天,做了一盘清明果放在餐桌上。外婆外公和我坐在客厅看电视,不知怎的就说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外婆说:“你爷爷过世的那年也是我和你外公在这里照看你的。你才六岁,问你还记不记得起爷爷的面相,你说不记得。十年啦,你奶奶,终于又见到你爷爷啦……”我起身,到餐桌旁抽了张面巾纸,拭去淌下的泪水。
又是清明果啊!清明果仍是绿绿的,盖着一片竹叶,散发着熟悉的香味。我夹起一个,咬下一口,仍是口中没有滋味。而泪又流下了,咬一口,咸咸的。
人啊,忆得起却见不到。
我吃完了那一个清明果,重新擦了眼泪,把桌上那盘清明果端到客厅,“外公,外婆,尝尝保姆做的清明果吧!”外婆和外公笑了笑,应着:“好,好……”一人夹起一个尝着,他们脸上的皱纹,也层层叠叠着。
今年清明,或许仍在忙着复习而无法回老家,但明年清明,我想回老家看看从没见过的清明时节的漫山杜鹃,和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
例文2 佳节之月
清华附中高0507班 韩笑
“我的思念是圆的。”咀嚼着这句朴实却如月饼一般唇齿生香的诗句,即便是在落雪的深冬,心中那轮皎洁的中秋皓月也会悄然升起,带来几缕清幽,几缕温馨……
月啊,中秋佳节的守望者,几千年来你不是一直都在夜空闪耀,寄托着人们的仰望与祝愿吗?“月儿圆,人团圆”,在弥漫着茶香、果香和乡土香气的一个个中秋之夜,你不是早已成为了亲情、团圆的代名词了吗?
因此,你不仅是佳节的守望者,也是传承千年的浓浓亲情的守望者啊!
月啊,不仅是中秋,在千年以来那些可铭记的日子里,你不是一样也在人们的心中散发着柔光吗?你不仅曾照耀过“千里共婵娟”的子由、子瞻,不是也抚慰过佳节之夜“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吗?汨罗江不息的波浪中,你不是也曾为诗人的命运而哭泣吗?清明细雨弥漫的暮色中,你不是还在云霭的背后为早已离去的断肠行人伤神叹息吗?
因此啊,你不仅是佳节的守望者,也是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啊!
微笑的你,如同古老中华文明的守护神。亲情,文化,如幽静的月光脉脉地流淌过历史,联结起人心。夜色澄澈如许……
只是,曾几何时……
紧张的现代生活,让人不觉淡忘了那一缕最美好的感情;少了团圆,少了挂念,更多的是忙碌工作后自我表现麻痹放松的宝马雕车,灯红酒绿;世界的浪潮冲击着,外文HIP-HAP歌词倒背如流的年轻人却不会吟咏中秋的文章;月光被没心没肺的不夜灯火所黯淡,圣诞节的狂欢,情人节的软语,占据了本已缺少诗意的心灵,文化的月光照不进来;相形之下倒是韩国,竟把我们的传统的端午节申了他们的遗产……
你哭了,月啊,灯火阑珊处你将自己遮挡在雾霾之中。你不愿看到那一抹属于中华文明、属于诗意、属于亲情、属于文化的月光,消失在今天的繁华中……
但是,幸好还有人仍然记得你啊,也还有人正逐渐记起。月光并没有消融啊,春节不一直还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吗?清明、端午、中秋不也刚刚成为法定假日吗?月啊,微笑吧,佳节的回归,不也正是诗意、亲情、文化的开始回归,是人们对那一缕千年中华魂的重新重视的开始吗?
只是,重返的佳节之月,会不会又被商品社会的娱乐风气,物质享受所玷染,失去那一份诗意的清新、亲情的朴实和文化的纯净呢?……
你不语,我只得自己寻找答案。月啊,我看到人们对传统佳节设为法定假日的决定大表赞同;看到古老的佳节习俗又开始风靡;听到文化的声音又在人们的心中回响;听到人们又在吟唱佳节之月的诗篇……
你仍不语,微笑中充满了希望。我看到你的清辉又开始在大地流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