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玉田一中.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玉田一中

三、几种杀伤因素致伤特点 光辐射的致伤作用 直接烧伤:光辐射可引起体表皮肤、粘膜等烧伤,称为直接烧伤或光辐射烧伤。 间接烧伤:在光辐射作用下,建筑物、工事和服装等着火引起人体烧伤,称为间接烧伤或火焰烧伤。 光辐射的致伤作用,主要取决于光冲量的大小。 光辐射烧伤的特点(4点): 1.烧伤部位的朝向性,烧伤创面界线比较清楚。 2.烧伤深度的表浅性:光辐射作用时间的短暂,决定了烧伤深度的表浅。除近距离内可发生大面积深度烧伤外,多以Ⅱ度为主。即使发生Ⅲ度烧伤,也很少累及皮下深层组织。 3.特殊部位烧伤的发生率高 (1)颜面、耳、颈和手部等身体暴露部位最容易发生烧伤。 (2)呼吸道烧伤:是由于吸入炽热的空气、尘埃、泥沙、烟雾,甚至在燃烧环境中吸入火焰引起的。 (3)眼烧伤:光辐射性可引起眼睑、角膜和眼底烧伤。 4.闪光盲(flash blindness): 核爆炸的强光刺激眼睛后,使视网膜上感光的化学物质——视紫质被“漂白分解”,从而造成暂时的视力障碍,称为闪光盲。 不经治疗,在爆后几秒到3~4小时即可自行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对于执行指挥、飞行、驾驶和观测人员的影响较大。 *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爆炸方式 空中爆炸(air burst) 地面爆炸(land surface burst) 地下爆炸(underground burst) 水面爆炸(water surface burst) 水下爆炸(underwater burst)等 划分空爆和地爆的标准:以火球是否接触地面为准,接触地面为地爆;不接触地面为空爆。 评价方法: 用比例爆高(scaled height of burst)(h)表示 比高(h) = 爆炸高度(m)和当量(kt,千吨)立方根的比值来表示。 表3-1 不同爆炸方式的比高(h) 爆炸方式 比高 地 爆 0~60 空 爆 >60 低空爆炸   60~120 中空爆炸 120~250 高空爆炸   >250 爆炸景象 核爆炸时,产生特异的外观景象。除地下(水下)爆炸外,其共同的特点是依次出现闪光(flash)、火球(fire ball)、蘑菇状烟云(mushroom cloud),并发出巨大响声。 图3-1 氢弹空爆蘑菇状烟云 地下核爆 图3-2 原子弹地面爆炸时的火球 图3-3 原子弹地面爆炸时的蘑菇状烟云 表3-2 核武器空爆和地爆时外观景象的特征 近距离看到一时间极短的发光区,有菜花状云团和空心水柱,水柱回落形成巨浪和放射性云雾 水下爆炸 看不到火球,形成分散状巨大尘柱 地下爆炸 火球与地面接触似半球形,烟云和尘柱一开始就连接在一起,烟云颜色深暗,尘柱较粗大 地 爆 中低空中爆炸时,火球开始为球形,火球不接触地面,当地面反射冲击波到达时变为扁球形,烟云和尘柱分裂,以后尘柱迅速追上烟云;高空爆炸时,烟云和尘柱始终不连接, 超高空爆炸时无尘柱出现 空 爆 外 观 景 象 爆炸方式 杀伤因素 分类 核爆炸时在瞬间产生的巨大能量,形成瞬时杀伤和剩余杀伤两类。 瞬时杀伤(instantaneous killing factor):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 在爆炸的几秒至几十秒之内。 剩余杀伤(residual nuclear radiation): 1, 放射性沾染。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 2, 核爆炸释放的γ射线,使空气分子电离,形成核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它的作用时间不到一秒钟。主要是破坏或干扰电子和电气设备。 30km高度以下大气层中的核爆炸,光辐射35%,冲击波50%,早期核辐射5%,放射性沾染10%。 一、光辐射 光辐射(light radiat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