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对象与相的假定从苏格拉底追问到柏拉图的伦理的相论
台灣哲學學會 2000 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倫理對象與相的假定
─從蘇格拉底追問到柏拉圖的倫理的相論*
彭文林
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在柏拉圖 《費都篇》(Phaedo)裡 ,蘇格拉底批評在他之前自然哲學家們,
因為這些人僅僅以自然裡的基本粒子或最原始的物質 (例如:氣和火)和其屬性
(例如:冷與熱)做為原因來解釋萬有的生滅,他宣稱:這些研究對他而言毫無
1
用處 。隨後蘇格拉底又對安那克撒勾拉斯(Anaxagoras)「理性(/Vernunft )
做為次序和一切的原因」的學說進行批判 ,他認為:安那克撒勾拉斯的學說只能
解 釋 合 於 善 的 事 物 誕 生 的 原 因 , 而 無 法 說 明 相 反 者
(/Entgegengesetzte )如何在一切之中誕生和消滅 ,因為假設理性
是較善者 ( /das Bessere )且在中的 ( /in der Mitte ),
無法解釋那些不善的或不在中的萬有如何誕生或那些善的或在中的萬有如何毀
2
滅 。
3
蘇格拉底最後不得不逃到 logos那裡去研究萬有 ,他試圖指明:必須以相(
/die Art )做為原因 ,來從事靈魂不朽的研究,因而他假設了某個自在的
*本文為國科會八十七年度 【柏拉圖倫理相之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II-I)】的研究成果的一個章
節 ,計劃編號為:NSC 87-2411-H-004-009 ,研究結果尚有其它不同的幾個部分 ,本文只是
其中的一個研究側面 。筆者特別要感謝國科會對此計劃的經費補助與支持。
1 Plato, Phaedo, 96a4-c2; 請 比 較 Diogenes Laertius, 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II-21 : 「
, … 」 (being convinced that the study of nature is no concern of ours, … )=
(p.150-151 )
2 Plato, . . ., 97b8 ff. 請比較Olympiodoros, In Platois Phaedonem Commentaria , S.178 ff.
3 「logos 」是一個非常難翻譯的詞語 ,在詞語上,「logos 」是一個句子 ,在計算上, 「logos 」
也是真假的判準或者正確的計算──這些都是語言的不同面向 。Fr. Schleiermacher 的德文譯本
將之翻譯為 :「Gedanken 」(Platon, Werke, Bd. III, S.145 ff. )L. Méridier 的法文譯本將之翻譯為 :
「discours 」 (Platon Oeuvres Complètes; tome V- partie 2, p, 52 ff ) ,本文保持使用這個字而不使
用任何中文的譯名 ,以避免行文上的望文生義。
1
倫理對象與相的假定
4
美和善以及大和其它的一切 ,以做為解釋那些美的、善的以及大的等等事物之
所以如此的原因 ,也就是說,後者因前者而如前者那般地產生,或者因為後者分
5
有前者而與前者相類似 。
另一方面 ,根據亞理斯多德的記載 ,蘇格拉底只歸納那些言談和定義普遍者
( ’
/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general definition)而並未主張分離的萬有
6
或者相 。如果我們比較上述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蘇格拉底與亞理斯多德對蘇格拉
底哲學的記載 ,我們立即可以發現兩者的說法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這個差異
即 :「柏拉圖的蘇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