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实践偏差形成变量的两种类型-基层法治研究网.PDF

低保政策实践偏差形成变量的两种类型-基层法治研究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保政策实践偏差形成变量的两种类型-基层法治研究网

DOI:10.16444/j.cnki.cn33-1228/d.2014.01.015 2014 年第1 期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No.1, 2014 双月刊 Bimonthly (第36 卷·总第197 期)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Vol.36, Serial No.197) 低保政策实践偏差形成变量的两种类型 ——兼评公共政策执行“农民参与”理论 印 子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 ] 摘 要政策执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政策实践偏差理解长期局限于政策执行偏差范畴,基于低保政策实 践经验的分析,本文将国家政策实践偏差的形成变量划分为基础性偏差与执行性偏差两种类型。政策 基础性偏差可分解为村庄权力结构、乡土公平观、不得罪人的乡土行动逻辑及农村家庭、社会问题等村 庄社会结构特征,而政策执行性偏差则包含政策文本、政策属性、政策执行的政府治理架构等具体方面。 政策执行性偏差构成了政策实践偏差的主导型变量,但政策基础性偏差可以成为理解政策实践偏差现 象与建构应对策略时的认识前提。农民参与理论视农民为政策接受主体的观点缺乏村庄社会基础与治 理基础的认识,其希图通过提升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农民政治参与程度来缩小政策实践偏差的构想只 能成为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 [ ] 关键词政策实践;形成变量;基础性偏差;执行性偏差;农民参与 [ ] [ ] [ ] 中图分类号 K 1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 (2014)01-0067-08 一、问题的提出 的执行结果背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因为上、下 政策实践偏差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常见现 两级政府之间的“共谋”所导致的。 象,政策执行理论将其归咎为政策执行问题并重 以上对农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原因 点关注政策实践中的偏差后果。国家政策执行 分析都集中在政策文本、政府执行偏好、政府制 理论认为,国家政策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 度设计等方面,其为国家政策执行偏差提供了的 差主要源于国家政策本身或官僚体系内政策执 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但作为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 行主体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政策的文 重要环节,政策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联却很少得 本规则与地方社会制度环境之间具有不同的嵌 到学界的理论青睐。国家政策研究的泛制度主 入性关系,两者不同的嵌入程度决定了政策执行 义进路近乎本能地将国家政策的社会基础预设 的好坏,而官僚系统内部政策执行主体方面的 成为一个无需考量的理想类型,农村社会本体内 原因则较为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央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