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중국법연구 제16집, 한중법학회 Chinese Law Review, Vol.16
2011년 12월 21일 발행, pp.187-204 The Korean-Chinese Society of Law, 2011, pp.187-204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41)尹 文 希*
(Yin, Wen-xi)
차 례
Ⅰ. 序論 Ⅳ. 中国民事抗诉程序
Ⅱ.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一般论 Ⅴ.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Ⅲ.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现状与现实 方向
基础 Ⅵ. 结语
. 序论
Ⅰ
中国的检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搬用了原苏联模式,但在具体制度建设中仅
仅保留了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施监督这一有异于其他国家检察制度的特殊
做法。其中,对生效裁判进行事后监督的民事检察抗诉制度是对审判活动实
施监督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中国现行的立法框架、司法体制以及审判实务
背景下,民事检察抗诉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容置疑,但由于检察院与法
院认识上的分歧和立法步伐的迟缓, 使得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从很
多方面暴露出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最终导致中国现行的民事
检察制度偏离了立法者的初衷, 不能全面的监督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 延世大学博士在读生
188 中国法硏究 第16辑
2007年10月28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进行了肯
定,修改细化了检察院抗诉规范,使其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然而,此
次对检察院抗诉再审方面的修改,并未达到理论界和实务界期望的状态,仅
仅算是局部修改。民事检察监督模式单一、功效不足的问题继续存在。置
此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民事经济领域的法律活动日益丰富,国民的法律意
识日趋加强的时代背景下, 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制约民事法律统一正
确实施,全面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瓶颈。
本文立足于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梳理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现
状与发展脉络,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建构方向,以保障检察监督权的落实和
实现,以期真正发挥实现司法公正、监督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国家及公民
合法权益的理想功效。
Ⅱ.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一般论
1. 概念
民事抗诉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依据民事抗诉制
度的再审理由,对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的生效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提出再
1)
审抗诉,人民法院必须再审的民事抗诉程序。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 《宪法》)第129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 《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
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2. 特征
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要对民事法律实施监督。
1) 杨立新,《民事行政检察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中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189
新 《民事诉讼法》第187条和188条对检察监督的方式作出了规定,将抗诉
作为其监督手段。同时规定了13种抗诉情形。从这些规定中,可以总结出
民事抗诉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法律性。首先,民事检察抗诉监督对象为法院的生效裁判,即法院
的法律行为。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