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述:“独脚架”模式
您的心智之墙:
您的心智之墙叫做:“独脚架模式”,拥有这种模式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工作者、父母、孩子、朋友、公民、夫妻、休闲者等)退化为一种到两种,最常见的是妻子把角色退化为“贤妻良母”,男人则“事业就是一切”。当您把生命中所有的角色任务都放在一个角色上去的时候,您会发现自己的压力很大——因为您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了!同时您也会发现您的角色伙伴会没有那么投入,您会大怒您的下属不够努力,妻子会责怪另一半不够花时间陪自己,这都是因为您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入一个角色,成为一个需要依靠别人的“独脚架”。
这堵墙建成于:
这堵墙的形成是因为很多我们这个社会形成的既定观念,比如“男人一切以事业为重”女生就应该是“贤妻良母”等等。在社会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倾向把不同的社会角色合并来抵御经济压力,比如说“夫妻店”就是夫妻+伙伴角色……如果在社会与经济越来越宽松的时代,您还在坚持过去的观念,就很容易进入“独脚架模式”
这堵墙保护您:
“独脚架模式”的人往往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还以此为荣,因为“独脚架模式”曾经帮助他们从生活困境解围出来——丢掉其他的角色,全力做好一个角色突围——这其实是困境中最好的一种解围模式(比如“事业不成,何以家为”或者“我要放下一切去结婚!”)。如果您处于生活的底层,独脚架模式其实是不错的方式。
这堵墙阻碍您:
如果您现在生活有了保障,依然坚持“独脚架模式”就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幸福的核心不是单一突破,而是生活各个角色的平衡。有着“独脚架”模式的人也许会在单一战场上打一场胜仗,却在生命的战场上败下阵来。
拆墙建议:
1. 从单一角色中间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平衡。2. 找到自己内心最需要维护的几个关键角色,并且开始行动。3. 错开角色间的压力,永远不要让自己同时在三个角色中同时面临压力。4. 给每一个角色做一些分析,哪个时间点是最需要您投入精力的?比如书中的建议(在结婚前两年,孩子0-3岁,14-18岁,父母亲70岁以后这几个关键节点您分别应该做些什么?)
扩展阅读:
您可以在《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九章:“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了解更多
描述:“无趣之人”模式
你的心智之墙:您的心智之墙叫做“无趣之人”。您是一个过于看重结果,而不看着过程的人。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您总是作为一个评价者而不是参与者出现,这让您很难投入到当下的快乐中去。您也许会在热闹的场合冷眼旁观,在大家热烈参与的时候暗自评价,这让您与当下格格不入。您对与很多事情提不起劲。您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您所期待的那种长久的热情从来没有出现。 您内心一般有两种信念,一种是“我必须”模式:“我必须要确定知道这个东西的结果,我才应该投入;我必须找到我一生的事业,我才能够开始行动。”,另一种是“知道主义”:“这个我懂,他不就是……。” 这堵墙保护您: 关注结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除非过度判断。拥有“无趣之人”模式的人,往往都是“过度结果导向者”,或者我们说过于“上脑”的人。这个模式会在您的幼年形成,尤其是在不太鼓励创造力,或者在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教育环境中,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您适应当时单一的环境。但是当慢慢成年,遇到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时候,这种方式往往会阻碍您进入真正的快乐。 这堵墙阻碍您: 那些有着“无趣之人”心智模式的人,虽然也许会因为结果导向有时收获更多,他们真正损失的是那些来自生活的乐趣。因为真正持久的乐趣来自于不计回报的付出过程。感觉不到乐趣也许会让您在没有明确结果的时候状态极不稳定。 拆墙建议: 1. 遇到新的事情,尝试把您的判断放在一边,先好好的感受一下这个事情! 2. 做一些小小的疯狂事情! 3. 不要等到做出完美的判断才开始行动。可以边做边看。 4. 看一两本完全与工作无关的书,每周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做那些完全没有回报的事情。 5. 观察一下自己,问问身边的人,自己平常(以前)谈起来什么话题会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扩展阅读: 您可以到(新精英网站的HOLLAND测评来找到更多的方向) 您可以在《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了解更多
描述:“受害者”模式
您的心智之墙:
您的心智之墙叫做:“受害者”,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他们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叹气和摇头。他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他们喜欢聚集讨论别人的短处,喜欢抱怨自己的悲惨,喜欢感叹世界的不公平,却很少为这些事情做些什么。因为好像只要这样子,就能够收获到旁人的关注了!
这堵墙建成于:
“受害者”这堵墙什么时候建成的呢?这也许会追朔到早早早年。早到也许当我们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开始。一旦出问题,我们第一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2)(2001-4000题).docx VIP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期末试卷及习题集合集_wrapper.pdf
-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题及解答参考.docx VIP
- 南京邮电大学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docx VIP
- 员工心态培训态度与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课件PPT.pptx VIP
- 王艳艳《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3第三章 工程项目投标201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