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节文献载体与书籍发展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古籍,從鏤刻于金石甲骨,到書寫於竹木絲帛,再到雕版印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結繩 雲南傈僳族記事結繩 借據:每一結代表向某人借包穀一斗。還債主一斗,則自己解開一結。 2. 刻木 結繩而外,刻木記事也廣泛地被古人所利用。像我國少數民族以前留下來一些長木板,木板旁邊刻有深淺不同的缺口,由於相異的缺口各有含意,所以每年在第一次吃新米時,就由族中一位老人集合村眾向大家解說每個缺口所代表的事情。經由這種刻木記事將該村的歷史口耳相傳地延遞下去。 雲南省博物館藏有土著世代相傳的刻木。 雲南傈僳族的傳信木刻: 某一頭人動員下屬參加械鬥時發出。上方較大口代表信使人數,下方較小口代表要求派出械鬥人員的數目。雞毛,火炭表示十萬火急。 雲南佤族記日木刻 古籍中對結繩及刻木的記載 《易·系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說文序》:“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僞萌生。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 3. 金石 金指銅錫合金的青銅器皿,從殷商後期一直沿用到東漢,種類繁多,大抵是貴族使用的器具,同時也是象徵統治權力的「重器」。統治者或貴族們凡遇有重要文件需長期保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永久紀念的,就記錄在青銅器上,這類文字叫做「銘」,也稱為「金文」,它已具有書籍的作用。 大盂鼎銘文 西周毛公鼎 西周散氏盤 石泛指石頭,就文字記錄的材料而言,石刻更優於青銅,如石大而重,載文面積廣,來源不乏,質堅不易毀損,且可模拓,化身千百,故自秦漢之後,就逐漸取代青銅器在記功、追遠等方面的用途。早期,古人將石頭製作成片狀或鼓,並在上面書寫鐫刻,及至正規書籍發展後也利用石頭鐫刻經典,稱為「石經」。 石鼓文 這是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唐代初年,在陝西雍縣(今鳳翔縣)發現了十個刻有文字的石鼓,每個石鼓上有字約七十個,其內容大多是記載征戰和漁獵的,文體類似《詩經》。據研究,這些石鼓爲西元前344至前256年間秦國之物。 ? 琅琊台刻石(拓本) 此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傳世石刻之一,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記述秦始皇功業。原石殘存十三行八十七字,筆畫接近石鼓文,爲小篆傑出的代表作。 ? 秦泰山刻石 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門外。熹平石經傳爲蔡邕一人用隸書書寫,又稱“一字石經”,但從書法風格來看,不似蔡邕一人所爲。石經所刻隸書,嚴謹規範、雍容端整,已是漢隸發展到相當成熟時期的産物,並開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隸書的藝術風範。 唐開成石經,唐文宗開成二年(837),用楷書刻《易》、《書》、《詩》、《儀禮》、《周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十二經于石上,起到了校正和推廣儒學經典的作用。石經今存于西安碑林。 4. 甲骨 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字記錄為殷商的甲骨卜辭。甲指龜甲,骨即獸骨,卜辭是商代帝王占卜時的記錄,一般將刻在甲骨上的卜辭,通稱為甲骨文。甲骨文大抵在十九世紀末期被發現,地點在今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初被誤作龍骨,作為刀傷用藥,後經過學者的研究,才確定是殷代的一種文書,可考證當時的許多事蹟。甲骨文雖不是正規的書,但已具備圖書的特徵。 殷商甲骨 周原甲骨 5. 簡 牘 簡牘是「竹簡」和「木牘」的合稱,用毛筆和墨將文字寫在竹片上稱「簡」,寫在木片上稱「牘」。製作竹簡,先將長竹劈成狹長形竹片,以火將水分烤乾,再削去竹面青皮,既能防蠹,且便於書寫;若把許多根竹簡編連在一起即稱為「冊」,簡冊的編連方法像編竹簾一樣,容易收捲展開。木牘則將木材鋸成方形木版,也有一種窄長形的,經過乾燥後,即可書寫。一般說來,簡冊主要用來寫書,版牘則用來寫公文、信件。 雲夢睡虎地秦簡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竹簡卷冊 漢代木簡《永元器物簿》 1930-1931年出土於內蒙古額濟納旗漠居延遺址。編連成冊的簡是商周至魏晉之間書籍的主要裝幀形式。 内蒙額濟納河流域出土的木簡 現代出土的簡牘多流傳於戰國秦漢時期。右圖為民國初期在甘肅居延地區出土的漢代木簡。上端為半圓形,並繪花紋,中有孔,以便穿繫繩子。反面有「甘露二年十月盡三年九月吞」兩行文字,正面有「遠食過關出入簿」兩行文字,就其文字及形狀來看,這片漢簡大概是出入關門作為符信用的腰牌。 6. 帛 書 帛書是寫在「縑帛」上的書,縑帛是一種絲織品,質地輕軟,方便折疊,容易攜帶、保存或閱讀,都較簡牘為佳,所以受到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及富人的重視。古代的帛書最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