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与建议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与建议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村老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老人、患有疾病的老人以及残疾老人的生活质量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在安徽省天长市农村进行了走访、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天长市农村老人类型及其生活现状 
  天长市地处皖东,位于高邮湖西岸,全市农村半岗半圩,农村人口占86%以上,属于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东皖乃至江淮地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一)农村老人基本情况。 
  一是年龄结构。天长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9.68万人,其中, 60―70岁4.82万人、71―80岁3.36万人、81岁以上1.5万人。 
  二是劳动及自理能力。目前,约有4.35万老人,他们能够从事田间植保、家禽养殖、清理场院卫生等体力劳动;有3.95万老人,大部分仍可做轻微的家庭日常杂务,如看家、照管小孩等。另外,有0.82万老人失去劳动能力;0.56万老人失去自理能力,靠子女供养、照顾。 
  三是居住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子女的老人,约5.24万人,其中空巢留守老人约3.87万人,独居老人约1.37万人。第二类为无子女的失独老人,约0.42万人。第三类为“五保”老人,约0.46万人,其中,3100人进驻养老院,享受国家集中供养惠民政策;暂不愿进敬老院的“五保”老人1500人,有一定劳动能力,独立居住,定期领取国家发放的“五保户”供养补贴。 
  四是健康状况。目前,天长市农村有8.6万老人身体状况尚可,1.08万人患有疾病,包括慢性病、严重疾病和视障或肢残。 
  (二)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天长是千年古县,民风淳朴,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是主流,除4.9%无子女60周岁以上老人由政府供养外,大多数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主要靠子女供养,基本处于温饱状态,但其中存在一些生活困难的现象。 
  一是空巢留守老人寂寞难耐。目前,天长市55%以上的农村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经商成了留守老人,大部分老人要承担孙辈的看护、照顾任务,一部分还要下地劳动。虽然儿女按月寄钱回家,他们除给孙子、孙女买日常用品、补充营养,多数把钱存起来,不舍得消费。也有少数儿女把老人接到城里居住,让老人享清福,可老人不习惯,还得回到农村老家。他们面临天伦之乐的缺失,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转悠,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 
  二是独居老人困难多。目前,在农村有儿子,甚至有多个儿子的老人,他们的生活也不一定幸福。一来儿子愿意赡养父母,可儿媳妇不乐意,为赡养老人时常争吵,老人们也不能眼瞅着家庭不和,只好单独居住,连粮食都不能按时得到足量供给;二来儿子多的家庭,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心不齐,时常为谁家出多、谁家给少闹矛盾,还有的儿子不愿尽义务,这样的家庭老人生活艰难,老人们无奈地说:“儿子多找??嗦”。 
  三是贫困家庭老人生活艰辛。不少农村家庭,因交通闭塞,仅靠农田收入而无其它经济来源,连供养儿女读书都成问题,就更无力赡养老人了,这样家庭的老人一般生活没有幸福感。尤其是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其家庭老人的生活更加困难。 
  四是有女无子的老人晚年无依靠。不少农村老人有女儿,没儿子,按照传统习惯,依靠女儿养老显得不太现实,女儿出嫁到婆家,要和丈夫一起承担赡养公婆的义务,便无力赡养自己的父母,老人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支撑日常生活。因此,农村夫妻普遍有养儿防老的心理。 
  五是患病、残疾老人晚景凄凉。在农村,许多老人患有严重疾病和慢性病,残疾老人也为数不少,老人就医吃药,照理由子女负责,但子女也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天天陪护老人、照顾他们日常起居,老夫妻只有互相支撑。 
  六是丧偶老人晚年与寂寞相伴。许多农村老人年老丧偶,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有的外出打工,即使不外出打工的儿女也多半分开居住,这样的老人从早到晚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旦生病也无人照料。据天长市民政部门统计,农村丧偶老人约1800人。 
  二、天长市农村养老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陆续出台农村养老惠民政策,不断给农村老人送来福音,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程。国家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政策,是目前农村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60岁以下农村人口按比例定期交纳养老保险金,60岁之后每月可领取55元养老金。但是,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养老保险配额较低,农村养老保障能力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农村老人的生活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供养。 
  二是实行新农合医疗保险政策。新农合医疗保险是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老人受益最大的新政。目前,农村人口大病报销率平均可达60%-70%,农村老人有病可去医院治疗,子女只需支付报销外的医药和生活费用。据统计,天长市人民医院每年农村老人生病收治达9.8万人次、市中医院达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