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影响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影响
基金项目 《农作物“三避”栽培综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摘要通过设置冬种辣椒双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双膜栽培模式防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9 147.0 kg/hm2、净效益112 728元/hm2,地膜+顶膜0.02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7 717.5 kg/hm2、净效益107 910元/hm2;2种顶膜保护处理分别比地膜栽培模式增产7 635.0 kg/hm2、增长24.2%,净增益24 915元/hm2和增产6 205.5 kg/hm2、增长19.7%,净增益20 097元/hm2;分别比露天栽培增产1 204.95 kg/hm2、增长44.5%,净增益41 448元/hm2和增产10 620.0 kg/hm2、增长39.2%,净增益36 630元/hm2。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露天栽培产量效益最差。
关键词辣椒;冬种;防寒栽培模式;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77-02
辣椒属于喜温、耐旱、怕涝、喜光而又较耐弱光的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 ℃。温度低于15 ℃时,生长发育受阻,持续低于12 ℃时受害,低于5 ℃则植株易遭寒害而死亡。
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年总积温为7 800~8 200 ℃,年平均无霜期为329~354 d。年平均气温为22 ℃,最低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10 ℃,比较暖和,适宜实行稻―椒水旱轮作模式种植辣椒。但常出现5 ℃左右的短时低温,辣椒易受寒害甚至死亡,严重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效益。为了探索辣椒防寒栽培技术,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辣椒采用了双膜(地膜+天膜)栽培试验,研究其对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辣椒冬种防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在钦南区那丽镇三蔸竹村进行。供试保温材料:竹片,宽2.5 cm、长2.7 m;地膜,厚0.006 mm、宽1.2 m,为黑膜;顶膜厚0.03、0.02 mm,宽3 m,为透明膜。供试辣椒品种为香辣美人。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地膜+小拱棚顶膜0.03 mm(A);地膜+小拱棚顶膜0.02 mm(B);地膜(CK1);不盖地膜、顶膜(CK2)。每个处理区面积24 m2(20.0 m×1.2 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盖膜后,用温湿度记录仪放入各棚内离地面10 cm处固定,CK1、CK2直接绑在离畦面10 cm的桩上,于晴天连续24 h测定温度,每隔3 h采集1次,选取高温日、最低温日和中温日各测3 d,计算各处理的平均数;测定单果重、单株质量。
1.3试验方法
定植前应统一施基肥(施复合肥750 kg/hm2、碳铵375 kg/hm2、硫酸锌45 kg/hm2、硼砂7.5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煤灰30 t/hm2);统一种植规格(每畦1.2 m,株行距0.35 m×0.40 m),三蔸竹村辣椒于11月14日定植,12月25日覆盖顶膜。
小拱棚顶部离畦面高度80~90 cm,四边压实,加竹片扣紧,保温保湿。拱棚内基本保证温度在15~30 ℃,即使外界最低气温5 ℃,棚内也能达到10 ℃以上。遇中午高温时,揭开拱棚两端加强通风,确保棚内温度不超过35 ℃。3月上旬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在15 ℃时,揭开两端加强通风炼苗2~3 d,然后选择午后全部揭开拱棚。
1.4田间管理
1.4.1重施果肥。由于有地膜和顶膜的有效保护,小拱棚揭开前已有少量辣椒开花挂果,揭开拱棚后,即重施果肥,用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对水100~200倍,用喷雾器或机械淋施到植株根部,并用0.3%高钙磷酸二氢钾+0.2%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喷施叶面[1-2]。门椒采收后再追1次肥,用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25 kg/hm2对水100倍淋施。采果后每隔10 d分别用0.3%高钙磷酸二氢钾+0.2%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喷施叶面1次;挂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1.4.2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作保障,采取“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策略,减轻或控制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3]。
1.4.3适时采收。辣椒可连续结果多次采收,采取双膜避寒栽培技术措施的辣椒采果期比传统种植提早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浆BNP水平影响.doc
- 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doc
- 冠脉介入诊疗与痛风发作相关性研究进展.doc
- 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doc
- 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doc
- 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效果观察.doc
- 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影响.doc
- 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时小直径半顺应性球囊应用临床分析.doc
- 冠脉慢血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变化及意义.doc
- 冠脉搭桥与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预后评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