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景诗哲理诗鉴赏技巧
写景诗哲理诗鉴赏技巧
一、 写景诗鉴赏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写景诗的赏析步骤:
第一步: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根据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这首诗主体,可以确定感情基调是“哀”或“伤”:风物之伤、孤独之伤、思乡之伤、忧国之伤。
第二步: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抓意象)。从这首诗中我们抓到了以下一些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风云”“丛菊”“孤舟”“寒衣”“催刀尺”“白帝城”“急暮砧”。
第三步: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根据诗歌可知,这首诗的意境是萧森。
第四步: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把握写景诗最关键就是把握好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感情,包括正衬(“乐”景正衬“乐”情、“哀”景正衬“哀”情)、反衬(“乐”景反衬“哀”情、“哀”景反衬“乐”情)。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总之,鉴赏写景诗,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整体把握诗歌所创设的独特意境,由此进入意境,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哲理诗鉴赏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
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事”“物”来传达哲理。由于哲理诗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同学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其实,鉴赏哲理诗,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门道。
1. 借景说理,明确景物自身寄寓的哲理。这类诗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寄寓某种道理或是为说理作铺垫。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前两句从庐山移步换形,写出庐山变化多端、令人目迷神夺,种种姿态,不可辨认。后两句中,诗人在观望中受到启发,巧妙地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 即事说理,明确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这类哲理诗,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感受来寄寓某种道理,且这类诗常常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事件。理解哲理时,一定要从日常事件出发去联想寄予的人生哲理,阅读中注意联想、联系,就可以较容易把握诗中蕴含的道理。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解析诗中说,暗潮已然来到,常人却不知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对潮水涨落的规律都一清二楚,一些细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3. 托物说理,明确事物寄寓的哲理。这类诗往往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解析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的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从诗歌中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于能自由自在。
另外,我们可从诗的形象(所写之景、所写之事、所写之物)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哲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CT316-2014-烟用材料中铬、镍、砷、硒、镉、汞和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 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顶层设计方案.pdf VIP
- 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通用模板.pdf VIP
- Project 1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02S515 排水检查井(图集).docx VIP
- 营销渠道的服务渠道.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青岛版(2024)第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银行客户经理培训》课件.ppt VIP
- WJ30059-2024军工燃烧爆炸品工程设计安全规范.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点清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