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高三模拟测试卷
语文试卷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1] “囧”字在字典里读音同“炯”,原意“光明”。此前该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加在字典中不为普通人知晓。今年,它则借网络“复活”。对“囧”字的新解源自对其字形的解读:如果把“囧”字看成一张人脸,那么大囗框里的“八”,就是两道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大的嘴巴。几乎就是沮丧悲哀表情的简笔画。而“囧”字的发音还和“窘”一致。音、义、形的契合,使得“囧”一夜走红。成为关乎多样心情的一种表达。
[2]“囧”究竟指代什么?网络论坛里与“囧”有关的帖子和博文,透露出“囧”含义的变化多端。贴吧里“囧吧”,跟帖超过3万,讨论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似乎只要有点不如意,就是“囧”;有人则用“囧”开博客,“一日一囧”撰写博文,还自嘲“囧猪”;超过500个的“囧论坛”主题锁定各种尴尬和不济的经历;点击量超过百万次的“囧视频”短片,也主要以生活中的“黑色意外”为主。
[3]“囧”还从虚拟走向现实。国内一家知名运动品牌推出了“囧”运动鞋。不仅鞋垫上印上了“囧”字,鞋帮上各种变形的“囧”挤得满满的,貌似“后现代”又好像涂鸦。“囧”还成为某奶茶招牌。据说不只是标榜“囧”,喝下这种口感奇怪的奶茶,脸上的表情拧巴得几乎就是一个“囧”字。
[4]曾经在网络上,“3Q”表示“谢谢你”,“U”可以指代“有”或“你”,“4”表示“是”等,把“强”拆成“弓虽”、把“颜色”拆成“彦页刀巴”。后来还有混杂日文和英文的“火星文”。眼下流行的则是“囧”“槑”“靐”等古字。
[5]国内有语言学者指出,“囧”本来就是“象形字”,如今只是“再次象形”了一番,并不用大惊小怪。而也有学者表示,从拆分到借用,再到含义引申,网络用语的“进化”越来越“文化”。只有最终被网络和传统表达都接受的用法,才能保留下来成为真正的“新用法”。
[6]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透露,网络论坛上使用的汉字以外符号占41.46%,一般书面语中的符号只有15.5%。之所以符号在网络上走俏,正是因为其具备的“象形因素”。符号不仅是符号,更是一种意义通用的图示。“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仅因为娱乐心态或惰性滋生,节奏的加快也让“象形”成为日常生活的“快捷选择”。交通指示牌中,指代餐饮的符号是刀叉,指代机场的符号是一架飞机。说明文字反而退居其次要地位。海外的语言文字机构曾预言汉字将成为“世界通用符号”,凭借着汉字的“象形之美”,一个方块字就能表达一长串拼音文字的意义。眼下“囧”的走红正暗合了这种通用方式,而“囧”造型的图片,也已借网络成为全球通行的“网络表情”。
1、根据文意,第[1]段中“复活”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
2、第[4]段列举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例子,目的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表示对这种文化现象的否定。为了捍卫汉语文化,应该自觉抵制这种不规范的用法。
B.表示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肯定。只要是网络用语就都能被人们接受。
C.说明汉语言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D.说明网络用语的“进化”越来越“文化”。只有最终被网络和传统表达都接受的用法,才能保留下来成为真正的“新用法”。
3、第[1]段说“囧”字“成为关乎多样心情的一种表达”,请根据文意概括“多样”的具体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囧”字能够“一夜走红”的原因是(4分)
(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另举一例说明汉字具有“象形之美”的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