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6个50lvLK.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6个50lvLK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三)广东省消委会法律界说法 对李先生的车辆赔偿纠纷一事,消委会有关人士认为,按《消法》有关条款“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的车辆以50万元投保并缴纳保费,作为经营者的保险公司就应按50万元的金额进行理赔,如是按50万元的保险金额收取保费,而保险公司却按远低于保险价值的车辆“实际价值”理赔,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显然有失公平。 依据《消法》、《保险法》,为何有不同的解释?广州翔信律师事务所的李瑾律师认为,在现实中,法律之间发生冲突并不奇怪。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呈递减性。如果法律冲突,在选择适用的时候,一般应适用高层级法律,选择适用规则为新法优于旧法,同一层级一般法与特别之间的冲突,选择适用规则为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一般法是指对一般人、一般事项有效或对全国有效,如民法,而仅适用于特定的人(如消费者)或仅对特定的事项(如保险理赔)特定地域、时间之内有效的法律,是特别法。在本车辆理赔纠纷中,《保险法》与《消法》均为全国人大制定,但《消法》实施时间为1994年1月1日,《保险法》实施时间为1995年10月1日,且《保险法》适用于具体保险理赔事项,故应适用《保险法》。 (参见2000年4月2《广州日报》) *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案例1-46 保险合同陷阱重重,有赖无赔 一、案例介绍 1996年某保险公司推出“100万元保险”的新险种,其推销员到上海宏远实业公司介绍:“我们公司这次是将意外险与疾病险捏在一起做,共列出了168种,每缺损一颗牙齿赔1万元,小肠切除二分之一赔30万元,切除一个肾赔40万元……”,宏远公司总经理何思远被说动了,当即买下一份保单,每年交保费7.38万元。 两年半后,何思远的左肾因患癌症被手术切除。但当何思远向该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要求理赔40万元时,该公司回信:“您因疾病而导致左贤缺失的情况不符合条款中约定因疾病导致身体全残的范畴。因此,本公司对您的理赔申请歉难给付”。 因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1999年6月17日,何思远将该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告上法庭。此案的审理辗转三个法院,历时一年半未能结案。2000年7月,原告何思远与该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终于庭外达成和解协议:何思远退保,保险公司同意按条款以现金价值予以退款。保险公司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何思远在患病期间所发生的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一次性补助。何思远同时向法院提出撤诉。 (资料来源:参见2000年8月2日《广州日报》) *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二、上述二个案例的原因分析 上述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是由于保险合同方面的问题引起争执,投保人状告保险公司赖赔。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劳动保障社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了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有关保险的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寿险种中,因拒赔而导致对符公堂的案件屡见不鲜。在中国消费者协会1999年公布的几大投诉热点中,保险投诉榜上有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一些保险公司误导消费者 在保险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业务争夺市场,实施了地毯式的推销战术。而保险公司推销员的酬劳多少是根据其推销的保险额提成,推销保险多提成收入也多。为了多得酬金,有的推销员把保险理赔吹得天花乱堕,引诱消费者签下陷阱重重的保险合同。目前误导消费者的表现有以下六种: 1、虚化保险责任。如保险公司在其设置的人身保险合同中笼统地使用“全残”概念。上述案例中,何思远因患癌症切除左肾还不能算全残,不能理赔40万,按保险公司事后解释,只有在切除左肾导致投保人长时期不能自理的状况才能算“全残”。一个“全残”的含糊概念,把理赔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2、合同内容混淆。如故意将意外伤害责任与医疗保险责任相混淆,使消费者相信,只要付了相应的保险费,就能得到全部的保险保证。 3、故意接受超额保险。多收少赔,这在财产险中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机动车辆上。在财产保险中,我国保险法规定超过保险能力部分是无效的。但是作为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对车辆的价值评估不准,有的保险公司愿意接受高估的保险价值,从而出现投保的价值与出险价值不一致的情况。 4、合同中故意简略保险理赔手续。往往用一句话来代替。出险后,保险公司从自己操作的一套理赔手续、要求、规章中提出种种拒赔理由。 5、故意劝导投保人投保财产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