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设计说明书3类围岩
第2章 隧道总体设计
2.1隧道平面设计
2.1.1隧道方案比选目的
通过对拟定的线路方案进行比选最后确定出最优的方案,确保线形适当(平面顺舒、纵坡均衡、横面合理),顺应地形,路线对附近地区影响较小,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养护费、行驶性能、施工的难易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使隧道洞口位置处于较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地方,便于施工场地布置;尽可能把隧道埋置于较好的地层中隧道位置选择在褶曲构造一翼或背斜褶皱中轴处通过较为有利;隧道埋深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隧道的长度;洞口段中线尽量选择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2.1.2 隧道平面布置方案比选
包家山隧道在可研阶段平面布置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为直线隧道方案,隧道左端位于建子沟口和瓦房院之间,桩号:K68+202;右端位于周家村,桩号:K69+965。隧道为长1855m的直线段;方案二为曲线隧道方案,隧道左端位于建子沟口和瓦房院之间,桩号:K68+202;右端位于周家村与张家院之间,桩号:K70+102,隧道平曲线的设计半径为R=1600m。
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隧道处路线平面线形的优化,包家山隧道平面布置可采用直线隧道,直线隧道通风能力好,测量、衬砌内装比较简单,不会产生视距问题,施工方便,因此,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小、造价低,工程中应优先采用。曲线隧道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设置超高、会产生视距问题需要加宽断面、造价较高,但道路线形好,洞外道路的占地少。
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包家山隧道的地质报告了解到包家山隧道处于III级、IV级围岩。由于直线隧道方案在施工难度、工程投资和工期上较有优势,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一直线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
2.2 纵断面设计
本隧道的基本坡道形式设为单坡。坡道形式的选择依据和纵坡坡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通风问题和对汽车行驶的利害。隧道的纵坡以不防碍排水的缓坡为宜,坡度过大,对汽车行驶、隧道施工和养护管理都不利。单向通行的隧道设计成单坡对通风是非常有利的,因汽车都是单坡行驶,发动机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对通风也很有利。包家山隧道位于秦岭地区,车流量较大,且隧道埋深较大,设置竖井通风施工难度较大;隧道围岩地下水丰富,对施工影响较大;包家山隧道由于路线需要,进出口段高程相差很大,设置人字坡将会使隧道长度增加;鉴于以上原因,该隧道决定采用单坡,坡度设置如下:K68+202~ K69+965为1.8%的上坡。
2.3 横断面设计
2.3.1 建筑限界
包家山隧道的建筑限界按80km/h时速进行设计,建筑限界取值,设计图纸确定如下:
表2-1 建筑限界设置
(单位:m)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W
侧向宽度
检修道J
顶角宽度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80
2x3.75
0.50
0.75
0.75
0.75
0.50
0.75
2.3.2 紧急停车带
包家山隧道为长隧道,所以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取700m,停车带的路面横坡取为水平。紧急停车带的建筑限界、宽度和长度见下图:
图2.2 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宽度、长度(单位:cm)
设置两个紧急停车带,起点分布为:K68+867.3m,K69+532.6m。
2.3.3 内轮廓设计
根据建筑限界,利用三心圆,得出各断面内轮廓如下图:
图2.4 隧道正常断面内轮廓图 (单位:cm)
图2.5 隧道紧急停车带内轮廓图(单位:cm)
2.4洞门、明洞设计
2.4.1洞门类型选择
包家山隧道洞口段地表为缓斜坡地形,10°~25°,左、右洞进口处均处在坡积层内,围岩级别为IV级,围岩较差,隧道上覆地层厚度很薄。但该处地形平缓,地势开阔,便于施工场地的布置。因此,考虑到支护和施工上的便利,左、右洞洞口段均设置明洞,左、右洞洞门形式选择为端墙式洞门。端墙式洞门基本参数设置详见端墙式洞门图。
2.4
2.4.2.1明洞长度确定
建子沟口和瓦房院之间进口段围岩级别为IV级,坡度平缓,因此有超浅埋段。为了施工上的方便,考虑把超浅埋段设为明洞。
坍落拱高度按下式计算:
S—围岩级别;
B—隧道宽度,m;
—以B=5m为基准,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当B5m,取=0.2;当B5m,取=0.1;
h=
=5.49
当埋深时,即为超浅埋隧道。洞口段x m处埋深为,斜坡坡度为10°~25°,路面纵坡为1.8%,则有
15.868m
明洞长度确定为15.868m。
2.4.2.2 明洞基本参数设置
由于明洞围岩级别很差,垂直压力和侧压力较大,故采用拱式明洞,并加设仰拱,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