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ppt

一轮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

* 必修二 经济文明历程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一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 一、【新课标解读】 (1)近年高考集中考查的知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2)关注改革开放前3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总计经验教训,后30年注意把握基本历程和基本趋势,关注一些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 (3)命题角度看,明显呈现多样化特征,难易程度看,本专题属中等偏上难度。 (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备考方略 课程标准 考纲点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背景: 前提: 路线方针: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基础考点】——记住它、理解它、运用它 课前预习——课本、创新设计P107页 内容:一化三改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要处理好农、 轻、重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 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举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实施: 成就: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 进程: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农业: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1)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 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 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2)1953年,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1956年,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梳理:近代民族工业 发展历程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结果: 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过渡 时期 1949年~ 1952年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同时进行 巩固政权,发展 经济,为改造奠 定基础 确立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 中心任务 中心 任务 归纳总结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956——1976) 成就:1、中共八大: 时间: 基本形势: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意义: 1956年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基本建立 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在八大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成就:2、八字方针: 背景: 内容: 作用: 成就: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959—1961年,经历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1960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失误—— 原因: 表现: 标志: 影响: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1、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 3、1958年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4、1966—1976年“文革”,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浩劫。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