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专题巡回讲座旅与旅行文学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识专题巡回讲座旅与旅行文学4

元代海上旅行家─汪大淵 汪大淵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懷有大志,欲效法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歷祖國名山大川,考察風俗,記載物産。 汪大淵著《島夷志》的態度是很嚴肅的,曾說書中所記“皆身所遊焉,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 《島夷志略》可以說是上承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下啟明朝馬歡的《瀛涯勝覽》、費信的《星搓勝覽》等的重要歷史地理著作,而其重要性又遠遠超過這些宋、明的著作。 繼往開來的─鄭和 鄭和(1371-1431)為中國古代傑出航海家,他於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西元1405年至1431年)先後七次率領兩萬七千多人組成的艦隊,航程至今東南亞地區、南亞印度洋等地域,航跡最遠曾達今東非肯亞海岸。 為什麼要紀念鄭和? 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據前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明朝皇家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無論航行在什麼地方,鄭和率領的大明皇朝船隊在當時都是唯一強大的、不可挑戰的力量。  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近年來介紹鄭和的兩本新書 跳脫西方觀點看世界 近年來國人的眼光幾乎是受到西方世界的影響,對白種人的成就相當熟悉。相反的,對自身或非西方世界的作品認識有限。 因此,我們建議各位有必要學習認識其他國家的作者,認識不同西方國度的旅行家及書寫作品,學習用他們的角度來看世界,透過不同的視野認識更寬廣的世界。 伊本·白圖泰 1304年2月24日,白圖泰出生於摩洛哥丹吉爾的一個柏柏爾人家庭。20歲左右時,他出發去麥加朝聖,從此開始,他踏上了一條長達75,000英里的旅途,經過了現在44個國家的國土。 蒸汽機時代以前無人超過的旅遊家 伊本·白圖泰是《旅途各國奇風異俗珍聞記》(簡譯《異境奇觀》又叫《伊本·白圖泰遊記》)中的作者。這位摩洛哥著名旅行家與馬可·波羅、鄂多利克和尼哥羅康底等齊名,被譽爲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但在行程之遠、歷時之久、地域之廣及遊記卷帙之浩繁方面,伊本·白圖泰系其中佼佼者。他足迹遍及亞、非、歐30多個國家,行程12萬公里。《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給他以“蒸汽機時代以前無人超過的旅遊家”的評價。 穆斯林航海家的貢獻 穆斯林們在與大海爲伍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海洋地理學知識。他們熟悉航行的各個不同的海域,認識颱風的威力,掌握季風的規律。這些與地理學有關的知識隨著他們的足迹傳播到東、西方,爲後來的航海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例如氣象學術語“typhoon”(颱風)一詞,便是來源於阿拉伯語音譯“tufan”“monsoon”(季風)一詞則是源自“mawsim”。 真實亦或想像 在古今諸多旅行記中,很少沒有不提到馬可波羅遊記的。在過去這本書一直被視為西方認識亞洲世界乃至元代中國的必要指南,絕少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多數的讀者都信以為真的閱讀並傳說。 然而今天隨著資料的發現,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討論『馬可波羅真的到過中國嗎?』 馬可波羅真的到過中國嗎? 據記載,馬可波羅遊記是在1298年寫出的,原本早就不見了,現存的各種版本有150種,包含多種語言的譯本,最老爲1351年版,現在流行的是16世紀的版本。馬可波羅遊記的出現,在歐洲引起了轟動,原來還有一個比他們的家園更爲富庶繁榮的東方世界,這本書的義大利原文本並不叫做遊記,而是世界概述Divisament dou Monde。 環宇記 《馬可波羅遊記》問世後,廣爲流傳。600多年來,世界各地用各種文字輾轉翻譯,譯本之多,可能超過了100種,另外,還有許多學者對照各種版本進行校勘注釋,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我國學者根據不同版本也翻譯過7種, 其中1935年馮承鈞將法人沙海昂的注本翻譯過來譯名爲《馬可波羅行紀》,在中國流行較廣。 真實或虛構 成書七百多年來,人們不斷質疑書中那些誇大和虛構的東西,甚至懷疑他是否真的到過中國。? 德國學者徐爾曼在《中世紀城市組織》書中,早提出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中國的論證。疑點甚多辯解又立不住腳認為所謂他在元朝十七年的歷史,完全是荒誕的捏造。 另一位德國漢史學家福赫伯則列舉了許多疑點,如揚州做官、襄陽獻炮等加以印證;美國學者海格爾和英國學者克魯納斯不約而同寫了的文章表示質疑。 1995年,英國不列顛圖書館中國部主任伍德博士(Dr. Frances Wood),出了一本書〈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 ,概括前人對馬可波羅遊記提出的疑問,結合自己的研究,明確表示:馬可波羅並未到過中國。 《福爾摩啥》 在國際漢學的歷史上,確實有過僞書出現。一個有名的例子是喬治·撒瑪納劄的《臺灣史地紀實》(GeorgePsalmanaazaarAnHi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