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
摘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其试验目的主要有:为桩的设计与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验证高应变法单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等。随着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桩静载实验作为最直观反映出所检测桩的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例,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静载检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一、工程概况
某禅城以西工程,工程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桩型为摩擦端承型桩,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泥(砂)岩,fr=15.0Mpa。基坑开挖深度为9.5米,基坑支护结构选用放坡+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该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淤泥跟淤泥质土分布较广且厚度可超过10m,局部区域可超过20m,在开挖至底板底标高后,仍然有超过10m厚度的情况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基坑已经全部开挖至底板底时遭遇季节性台风,在超过100mm的日累积降水量后,基坑支护出现局部位移、开裂,部分基桩发生较为严重的偏位现象。经工程建设各方会议讨论,其原因是因施工偏差与基坑支护出现反涌两方面的原因,需抽取3条偏位较为严重的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验证偏位桩的实际单桩承载力,试验桩规格与最大试验荷载分别为:(1)2#桩,桩径(mm)Φ1200,最大试验荷载20000kN,(2)5#桩,桩径(mm)Φ1200,最大试验荷载20000kN,(3)3#桩,桩径(mm)Φ1000,最大试验荷载10000kN。
二、试验场地设置
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由于检测吨位较大而现场有基坑支护出现位移,基坑内淤泥层厚等特殊情况,静载试验前首先对基坑支护进行了砖渣反压,以阻止其继续变形。紧接着对以试验桩为中心周围地基土以及桩头进行处理。在以桩为中心15×15的地面进行换填,规格为底部500mm厚砖渣和块石,分层压实后在其上设置一块500mm厚钢筋砼板,完成后按有关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帽。在钢筋砼板和桩帽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压重平台堆载,将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荷重在试验开始前一次性加上平台。
本次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载,位移和压力观测仪器采用JCQ-503B静力载荷测试仪,试验方法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为安全起见,试验开始后对压重平台支墩四个边角位置进行沉降观测,以防不均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以及对试验验结果的判断。
三、试验数据和分析
试验数据如下;第1条桩5#
试验桩号:5# 桩长:26.86m 桩径:1200mm 偏位:570mm
荷载(kN) 0 4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本级沉降(mm) 0.00 0.66 0.45 0.39 0.41 0.40 0.43 2.45 2.63
累计沉降(mm) 0.00 0.66 1.11 1.50 1.91 2.31 2.74 5.19 7.82
从数据上分析,5#桩加载到16000kN(第八级)时总沉降量为2.74mm,沉降量较小,加载到18000kN(第九级)时总沉降量为5.19mm,荷载稳定,沉降量稍微增大,本级沉降2.45mm,超过上级16000kN(第八级)时沉降0.43mm的5倍,且Q-s曲线稍微出现陡降的情况;但沉降量没有超过40mm,且荷载稳定沉降收敛,可以继续往下加载。往下一级,当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20000kN(第十级)时,桩顶沉降速率达到收敛标准,总沉降为7.82mm,本级沉降2.63mm,荷载压力能够稳定。
从曲线上分析,该曲线与典型的陡降型Q-s曲线有所不同,在典型的Q-s曲线中,曲线在某及荷载作用下出现陡降沉降量位移突然增大时,桩顶位移量一般较大(Q-s曲线有明显拐点,总沉降量超过40mm,甚至60mm),并且位移不能收敛。荷载不能稳定(继续加压,沉降继续增大,荷载无法维持当前荷载值),属于边加载,边下沉,且荷载压力反而下降并有可能降至很低的情况。
所以,该曲线应该按s=0.05d(d为桩端直径),既s=60mm来控制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较科学可行。
综合分析,该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20000kN。
第2条桩2#
试验桩号:2# 桩长:27.04m 桩径:1200mm 偏位:600mm
荷载(kN) 0 4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本级沉降(mm) 0.00 0.85 0.74 0.51 0.60 0.69 1.54 2.26 3.03
累计沉降(mm) 0.00 0.85 1.59 2.10 2.70 3.39 4.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朱熹文公世系通谱.doc VIP
- 华中数控HSV-160B说明书.pdf VIP
- 2024油气管道无人机巡检作业标准.docx VIP
- 演示文稿青春期男生性教育.ppt VIP
-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400字.docx VIP
- 尼康(Nikon)AF-S NIKKOR 500mm f 5.6E PF ED VR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VIP
- 地铁站室内压力排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docx VIP
- 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护理常规.docx VIP
- 成长中的音乐徜徉(浙江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 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new06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