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病学的发展与分支(1) 研究方法的深化 * 实验流行病学 * 描述流行病学 * 现场流行病学 * 移民流行病学 * 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的发展与分支(2) 与医学学科的结合 * 临床流行病学 * 药物流行病学 * 肿瘤流行病学 * 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 传染病学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的发展与分支(3) 与其它技术结合 *血清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 *地理流行病学 *景观流行病学(Landscape Epidemiology) *空间流行病学 *意外伤害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NI)or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HCAI) 一、 医院感染的危害性 医院内很多环节、场所、实施存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隐患,对病人、医务工作者乃至社会构成潜在威胁。 1992年9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发生26名新生儿痢疾杆菌感染,死亡10名。 1993年3月,黄山市人民医院发生14名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死亡9名。 1993年9月,沈阳市妇婴医院发生44名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死亡15名。 1996年、97年,四川省内二起医源性感染暴发事件,每起近百名病人注射部位化脓性感染。 1998年4~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共做剖腹产手术292例,发生手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脓肿亚型感染166例(56.85%)。 1、概念: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 HI) 院内感染(Nosocimial infection NI)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I)。 医院感染 ①狭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包括临床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②广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2、诊断要点: (1)下例属于医院感染: A.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B.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C.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D.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E.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F. 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下例不属于医院感染 A.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D.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即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身体以外,通过一定的媒介传到病人而引起病人发生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即病原体存在于病人自身体内,由于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位或菌群失调而导致病人自身发生感染。 一过性感染 隐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三、构成医院感染的三大因素 住院 病人 病原体 医院环境 宿主因素: 免疫力低下: 新生儿、老年病人、原发性、基础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肺结核、烧伤、癌症、血液病、糖尿病等)。 诊疗因素: 血液及其制品、 侵袭性操作(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引流、内镜、透析疗法等)、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呼吸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 环境因素: 高危科室(产科新生儿室、儿科、外科、血液内科等),消毒隔离设施(消毒供应室、传染病房)、医院建筑(洗衣房、医院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等)、营养室。 四、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 1.病原体种类:包括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微生物,但主要是条件致病菌(G-细菌:55 % ,真菌: 16% ),并且有明显变化的趋势。 2.多重耐药性细菌占大多数。 3.病原体中大部分为人体正常菌群、真菌、病毒,可为定植的致病菌、L型细菌、质粒或发生细菌易位、菌群失调(症)。 五、流行病学特点 1.外源性:有感染的病人,病原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3课 遍地开花--网络应用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Android Studio从入门到精通(清晰版).pdf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2.2 相交与垂直 课件.ppt VIP
- 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展活动策划方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ocx VIP
- Sony索尼Cameras & Camcorders DCR-DVD808 使用說明書_繁体中文.pdf
- 某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标(最全).doc
- 我爱吃的水果课件资料.ppt VIP
-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设计与仿真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