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物质分类第2课时的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课时设计) 石家庄二中 王勇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 化学反应 纯净物 混合物 单 质 化 合 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 课标对胶体教学的要求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在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提到了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可见胶体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不宜随意扩展、加深。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理解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nm。 (3)、知道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确定依据 一、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 、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2)、建立学生的微粒观。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技术发展关系紧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3)通过试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1、内容分析 (1)胶体知识的介绍完善了上一课时涉及到的物质分类树状分类图,使学生对物质分类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2)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教材首先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概念,再通过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探究得出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 二、教学分析 (3)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作具体展开。又由于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胶体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生活、生产中解释与胶体有关的化学现象、解决与胶体有关的化学问题。其中教科书最后有意识的点明了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技术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教学分析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以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大小不同。 (2)知道用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和溶液。 〖教学难点〗 胶体概念的建立 二、教学分析 3、学情分析 (1)通过初三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溶液和浊液是两种常见的混合物,还知道溶液和浊液的外观特征不同,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外观特征对溶液和浊液进行区分。 (2)知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难溶性的固体,因为溶液中的溶质可以透过滤纸,悬浊液中的难溶物不能透过滤纸。 (3)学生在生活中见过“丁达尔”效应,但不知道它叫“丁达尔”效应。 二、教学分析 4、教学策略与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分组讨论、 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 (1)对于分散系概念和分类的学习,设计为学生预习,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即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减轻了本节课内容多的压力。 设计意图 二、教学分析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4、教学策略与方法 (2)对于“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要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采取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经过讨论、交流、评价得出结论。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二、教学分析 1、给出几种混合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 从物质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2、演示:三个实验 探究: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 从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 探究:丁达尔效应原理 3、胶体原理和纳米技术 微粒观 掌握胶体性质 三、教学过程 实验现象 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学生交流探讨 揭示本质 获得知识 【情景1】 医用酒精——乙醇溶于水形成 石灰乳——石灰与水混合而成 蓝色钴玻璃——Co2O3与玻璃共熔而成 泡沫——空气充入塑料而成 空气——O2、CO2、水蒸气、灰尘等分散到N2中形成 分析下列物质的形成,引入分散系的概念。 【引入】在上节课我们用分类法研究了纯净物的简单分类,而在自然界中,真正纯净的物质很少,绝大多数物质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针对混合物,分类法,又是怎样研究的呢?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学程序 这些都属于混合物,而且都可以看成是一些物质分散到另外的物质中形成的,我们就称它们为分散系,其中前者叫分散质,溶液中又称溶质,后者叫分散剂,溶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