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工程部分)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04版特点;2004版特点—与2000版相比;2004版特点;2004版特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帕卡伊玛拱坝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卡伊玛峡谷,于1929年建成,坝高113m,坝顶长180m,总库容750×104m3。坝基为片麻质石英闪长岩,岩体受节理和剪切带切割严重,坝址6km范围内分布7条大断层。坝址区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仅有的几次地震震级也不大,因此设计时未考虑地震荷载。1971年2月9日,在坝址西北6.4km处发生里氏6.6级地震,发震断层从坝址下5km处通过,强震持续时间8s。 ;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地震危险性分析;初步设计阶段——严重渗漏地段勘察要求;在可溶岩地区,岩溶洞穴常常成为渗漏通道,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一方面库水通过岩溶通道渗漏,使水库的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库水通过岩溶通道渗漏,可能造成出逸地区边坡失稳、大面积浸没等次生灾害。 ;由于喀斯特发育类型和规模差异较大,溶隙型和管道型的渗流断面及渗流途径的变化则更大,准确地确定喀斯特岩体的渗透系数和计算渗漏量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水库的渗漏应根据喀斯特发育规律和空间分布、邻谷的位置和下切深度、河间地块岩层的透水性、喀斯特化程度、喀斯特水的补排与迳流条件、动态变化和地下水分水岭的高程等,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非喀斯特化岩层的封闭条件和隔水性能等综合判定。;
水槽子水库位于滇东金沙江与牛栏江之间的以礼河。岩溶渗漏主要发生在库尾披戛河段的灯影组白云岩和库中水槽子河段的石炭、二迭系灰岩、白云岩。
披戛河段东、西、北三面为砂页岩,无渗漏问题。西南白云岩穿过左岸分水岭到邻谷那姑盆地。左岸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1~2m,而右岸高于河水位6~15m。
水槽子河段的碳酸盐岩横跨河谷,倾向下游,岩层延伸到那姑盆地,并在13~15km以外的金沙江出露,出露高程比水槽???河段河底低1000m。左岸地下水位比河床低20余米,而右岸高于河水位8~18m。
水槽子水库于1958年建成蓄水,随即发现渗漏。用水量平衡法进行计算,1958年到1965年库水位与渗漏量关系见下表:
;
不同时段渗漏量与库水位关系表 ;1955年建坝期间与1961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防渗堵漏处理,处理措施主要有:
1)?截堵:对覆盖层薄、漏水洞多而集中分布的库段,作混凝土薄板截堵。
2)? 筑坝:对于漏水较集中的小山沟,在沟口作截水堤坝。
3)?堵洞:先扩挖清除部分覆盖层,洞底浇混凝土,上部再用粘土回填,由于冲积层太厚,只能在冲积层中堵洞,有的洞堵好后次年又在附近出现新洞,一般要连续封堵两三次才能稳定下来。
4) 淤积:水库低水位运行,廻水线退到漏水河段附近,使上游来的大量泥沙在漏水河段库底沉积,形成淤积粘土铺盖,水库运行33年后坝前淤积层厚度已达10m以上。
经过治理,直到1980年以后水库才基本不漏水。
; 陕西省桃曲坡水库渗漏问题是北方岩溶渗漏的典型。库区为石炭-二迭系砂页岩,坝址位于中奥陶石灰岩峡谷区,从坝上游400m到坝下游2km,灰岩总厚度800~1000m,裂隙、岩溶发育,在坝区0.5km2范围内发现各种岩溶洞穴149个,洞径大者10m。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350m,为典型的悬托型河谷。
枢纽于1974年建成蓄水,不久即发生渗漏,初时漏水量0.64m3/s,1975年渗漏加重,库水位每天下降1m,仅仅16天,漏失3255万方水,平均渗漏量达23.5m3/s,库水几乎全部漏光。之后的调查发现,库内有36个溶洞、14个煤窑、4条裂隙。
; 分析表明,渗漏原因有三:岩溶洞穴渗漏、煤窑巷道漏水、砂页岩裂隙渗漏。而前两个原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石炭系地层为一套铝土页岩含煤地层,煤层厚0.2~0.55m。1916年以前多处采煤,遗弃的矿井、通风井等被松散物所覆盖。水库蓄水后,水压将矿井冲开,与下伏的岩溶管道连通,产生严重的渗漏。1975年10月蓄水2070万方,库水通过3、4号煤窑漏向一个岩溶管道,库水漏光,坝前干涸,使上游河水改道。
桃曲坡水库渗漏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 ; 5.2.3浸没区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2 根据水库运用水位预测浸没区的范围。
浸没问题是指由于修建水库、渠道等使得水库周边或渠道两侧潜水浸润线逼近地面,导致土地沼泽化、盐碱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农田减产、建筑物地基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