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启示.docVIP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启示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启示   一、工具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诟病   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摧毁神学世界观和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命题以降,张扬人的意义的启蒙理性得以确立并弘扬,从而造就了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然而,启蒙理性基于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转向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用语,这一概念源于韦伯的合理性观念。后来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对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这个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则进一步阐发得出所谓工具理性,是指人们排除价值判断或立足价值中立,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能力。可以说,当今西方文明的全部成就都是工具理性的产物,但是,随着工具理性原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的贯彻实施,最终使人类在物质性的追求中丧失了生活意义的多样性,丧失了精神世界的归属与家园感。这就是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现代性困境的根源。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对正处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理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得以强化,但是对人自身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等则遭到有意无意的忽略。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同样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诟病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诟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忽视受教育的主体性。目前在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是使用忽视受教育的主体性的单向灌输式方法;(二)在话语方式上:控制式、劝导式话语取代了对话式话语。长期以来,教育者主宰着话语霸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话方式被控制方式和劝导方式所取代。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和自身道德行为的理解与解释并没有得到重视,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没有掌控话语权,反而教育者以权威的身份对受教育者实施单向的信息传递并迫使受教育者无条件接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劝导与被劝导关系;(三)话语内容过度强调意识形态化。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主体--客体两极化模式,而相对忽略了经济文化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现实价值冲突会感到困惑和迷茫,在自身的理解与解释得不到适时的引导时,受教育者不可避免地会排斥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空壳式的道德律令。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与工具理性相对立的是交往理性。交往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哈贝马斯力在面对赫然彰显的现代性困境时,为对抗工具理性,从而达到弥合理性、拯救生活世界而提出来的。   (一)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首先强调的是从主体间出发的一种关系,而不是传统的主客体关系。主体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最早是由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在晚年时提出的。在胡塞尔的思考中,先验的自我变成了主体间的自我,世界于是变成了主体间的生活世界。[1]胡塞尔的哲学思考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是有效的,但是要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要从主体-客体向主体-主体模式转变。在主体和主体的交往中形成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并由此衍生出来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即主体-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是通过主体之间的交往来实现的。[2]   (二)主体间性沟通和理解的可能――有效性要求   哈贝马斯试图用主体间的交往行为来取代近现代西方主流哲学――以主体为中心的意识哲学。哈贝马斯把语言视为交往行为的杠杆,它不仅指语言能力,还包括交往能力。换言之,说者和听者不仅要具有生成和理解语句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建立和理解与使得具体境遇下的言语行为有意义的世界的关系。[3]这也就是说,交流行为要达成相互理解,必须满足三类效度要求。即真实性要求、正当性要求和真诚性要求。在交流过程中,说者与听者双方可以接受这些效度要求,也可能会对它们提出质疑。但是,对于效度要求的接受或质疑,都必须建立在理性交流的基础之上,也即以理服人,切不可诉诸权威。[3]由此,哈贝马斯认为哲学必须从近现代对主体意识的强调转向对主体间意识和交流过程的关注之上。正是通过以上三类效度要求,交流各方会对各自的说话行为进行肯定或批评,从而达成相互理解和社会共识。   (三)主体间性沟通和理解实现的背景: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概念最早是胡塞尔借助现象学提出来的,指的是指人们生活与其中的现实的、具体的、通过经验能被经验到的周围世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概念,显然受到胡塞尔的影响。但与他不同,哈贝马斯是在交往层面上研究生活世界的。在哈贝马斯那里,生活世界和交往行为是一对不可分开的中心概念,因为交往行为根植于生活世界中,交往理性是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