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济学》课件第4章财产法的经济分析.ppt

《法经济学》课件第4章财产法的经济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据统计,1974—1975年,美国大城市地区低收入住宅弹性为+0.98。这就是说,在未控制的租房市场上,承担者年收入增加8%,如低收入住宅供给量不变,年租金上涨8%。如禁止租金上涨,这类住宅供给量减少8%。如允许租金上涨4%,供给量将减少4%。    * 思考题: 1、运用所学理论,对中国物权法进行经济分析。 2、怎样理解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效率性? 3、请对我国最低工资法进行经济分析。 4、如何评价产权妨害的经济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危怀安 * 第4章 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 本章包括以下五节: 4.1 美国财产法概述 4.2 财产权的经济分析 4.3 产权妨害与相邻权的经济分析 4.4 产权制度的分配效应 4.5 租金控制法的经济分析 * 4.1.1 概念 4.1 美国财产法概述   财产(property)就是由某人所有的物。在美国法中,财产主要分为两大类:不动产与动产。   财产权就是利用资源的权利。财产法的经济学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以及相应的产权界定。 * 4.1.2 如何取得初始财产权   1、在美国的判例法和财产法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占据”(occupancy)原则。  “皮尔逊诉波斯特”(1805年)案:一天,波斯特先生牵着猎狗在海滩边游玩。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狐狸,便驱赶猎狗去追捕。此时,附近的皮尔逊先生也看见这只狐狸,举枪射死了狐狸,并占为已有。这只狐狸究竟应归谁所有?   *      汤普金斯认为,该案诉讼标的是一只野生动物。此类无主物只有通过占有才能取得初始财产权。由于皮尔逊射死并第一个实际占有狐狸,因此享有对该无主物的初始所有权。   汤普金斯的观点获得了多数法官的支持。一个确立占有原则的先例诞生了。 *   2、“皮尔逊诉波斯特”案涉及的仅是野生动物的初始所有权,但是,占有原则也适用于土地等不动产的初始取得。   3、尽管现在未被占有的土地或水资源稀少,但各国还是依据“先占原则”提出对南极洲及周围海域的部分领土权要求。 * 4.1.3 对财产权的政府管制   1、美国政府不仅拥有大量国有土地,而且从南北战争之后开始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对私有土地的使用实行一定的管制。   对财产权的政府管制始于对私人住宅内部设施的强制性规定。 *    分区制的推行。   私有土地的征用。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人民私有财产如无适当赔偿,不得被征为公用”。   如1954年“伯曼诉帕克”案。 * 4.2 财产权的经济分析 4.2.1 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1、美国广播频率个案分析   20世纪以前,美国的广播频率不属政府管制。私人可以设立电台,选择一定的广播频率,政府不予干涉。1922年3月,全美只有60个广播电台,至11月却猛增到564个。导致所谓“广播大混乱”。    *   无线电业为何进行政府管制?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兰克福特法官在“全国广播公司诉合众国”(1943年)一案判决中指出:无线电管制对于它自身的发展就像交通管理对汽车的发展一样重要。 *   科斯在“联邦通讯委员会”(1959年)一文中对此反驳。在他看来,政府管制之前,广播大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在无线电频率这一稀缺性资源中建立产权。   法律制度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清晰的权利界限,使权利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转移与重新组合。 *   2、三点结论 第一,财产权的界定是财产权得以转让的先决条件。 第二,在零交易成本的条件下,财产权转让的最终结果与初始的财产权界定无关。 第三,在有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在最初界定财产权时,要考虑其能否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 * 4.2.2 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   德姆赛茨认为,在一个人生活的“世外桃源”里,财产权不起任何作用。在现实世界里,人们总是处于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中。   财产权的首要作用是激励人们设法将外部性成本和收益内化(Internalization)。当内化收益大于内化成本时,财产权便产生了。 *   土地私有权将内化那些与公有财产权相联系的外部成本,这就创设了更加有效益地利用各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在财产公有制下,公有财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将在无视许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 *   产权界定不仅可以使外部性内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大大减少为消除外部性而付出的交易成本。   例如,一位公有土地权的所有者(甲)在耕种其中一块土地,另一位公有者(乙)在邻地筑起一道水坝。由于甲需水灌溉,因此要求乙停止筑坝。乙一口答应,但要求甲补偿他停止筑坝带来的损失。甲表示给予补偿,但要乙保证以后不再在此地筑坝。       *   结论:   私有产权比公有产权更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在公共产品领域却相反。 * 4.2.3 产权制度的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