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賽伯(自動化)的誕生
從刀耕火種的年代起,人們就夢想著省時省力地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人們在幾千年的生產過程中,發明了很多節省力氣的工具,如在河流上建造的水車。可以通過水的沖擊帶動輪子轉動,實現灌溉、淘米等工作。
工業革命的到來,為自動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1788年,為了解決工業生產中蒸汽機的速度控制問題,瓦特在自己發明的蒸汽機上安裝了一個飛球,并將它與蒸汽機的閥門連接在一起,這樣當蒸汽機的轉速太快時,飛球升高,使閥門開的小些,蒸汽機會減速。瓦特的這項發明開創了自動調節裝置的應用和研究。這項發明的成功表明自動化技術已具雛形。但是這些發明都是在人們工作檢驗中產生的,沒有形成理論的指導。直到一百多年後,美國數學家維納與墨西哥生物學家羅森布盧埃特合作,經過從1934年到1947年的十幾年研究,最終提出了自動化的理論基礎著作──控制論。標志著自動化技術的正式誕生。從誕生到現在,自動化技術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飛機導航、交通運輸、導彈控制中到處都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要求給他們這個新生的“愛子”起一個響亮的名字,1970年4月,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上,有一項重要的議題就是給自動化技術起一個響亮的名字。為此各國學者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最後多數科學家主張將自動化技術命名為“賽伯”。賽伯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為“掌舵人”,轉意為“管理人的藝術”。維納首先在他的自動化技術的經典著作《控制論,或關於動物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與通訊的科學》中,首先使用了cybernetics(賽伯)一詞。人們為了紀念維納在自動化發展中的巨大貢獻,最後決定將自動化技術命名為賽伯。
但是由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使用自動化這個詞,形成了習慣。雖然它有一個如此好聽,并且充滿寓意的名字,人們還是習慣叫它的小名自動化,這就。好比人們喜歡稱自己熟悉的人的小名一樣。
賽伯溯源
雖然直到1788年瓦特發明蒸汽機的速度調節器,自動化技術才開始進入到工業生產的使用領域。但是人們在幾千年的勞動過程中,早已經利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創造出了一些巧奪天工的裝置,這些自動化裝置體現了朦朧的自動化思想。
大家在觀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時,不知注意到了劇中提到的木牛流馬沒有。這種木牛流馬傳說就是諸葛亮發明的一種自動裝置。它可以不用牲畜做動力,而是使用類似彈簧的裝置來提供動力,幫助諸葛亮的軍隊運送戰略物資。這雖然只是個傳說,但是卻體現了人們對於自動化裝置的向往。
如果說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只是一個傳說。而同樣是三國時期的我國古代發明家馬均發明的指南車則確有其事。這種指南車上有一個小木人,無論如何向前、向後、還是轉彎,小木人的手一直指向南方。這種裝置好像現代的自動定向儀。後來在魏晉時期又出現了記里鼓車。記里鼓車分上下兩層,上層設一口鐘,下層設一鼓。車上有一木人,峨冠錦袍,坐於車的下層。車走十里,小木人擊鼓一次﹔每擊鼓十次,小木人就上升到上一層,擊鐘一次,煞是有趣。這種裝置是利用齒輪傳動的原理來實現的,其實我們現在汽車上用的很多里程表所用原理也一樣,與這種里程鼓車沒有什麼區別。
在國外,在古代也有很多製造巧妙的裝置,2000年前的古希臘,有一個非常出色的技師叫希羅,他經常向阿基米德等科學家請教、學習,製造出了許多機器。有神殿自動門、神水自動出售機、里程表等。神殿自動門當有人拜神時,點燃祭壇上的油火,油火產生的熱量就會使一個箱子裡的空氣膨脹,然後膨脹的空氣就會推動大門,使大門打開。當拜神的人把油火熄滅後,空氣受冷縮小,大門於是就會關閉。當時的人們由於沒有什麼科學知識,還以為是神仙顯靈,為他們開門呢!其實這種裝置也就是現在人們經常使用的發動機的原理。
到了17世紀中葉,工業生產突飛猛進,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個時期的人們思想異常活躍,用機器工作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哈格里夫斯是英國的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卻發明了紡紗機,他的妻子是一個紡紗工人,每天都在辛苦的工作,但是還是不能滿足織布用。於是他想為自己的妻子作一個效率高的紡車,但是總也沒有好的主意。有一天他不小心將妻子的紡車碰倒了,奇怪的是,原來水平放置的紡錘直立了起來,但是線卻沒有斷,紡錘還在動,看到了這個情景,他有了靈感。他在原來的紡車上加了好幾個紡錘,再用一個輪子帶動它們,老紡車一下子成為了一個一次可以紡出很多紡線的新紡車。這種紡車的問世,打響了機械化生產的第一炮,也加快了自動化的發展。我國古代也有了這種紡織機,蜀錦機是我國古代織造技術最高成就的代表。織造時上下兩人配合,一人拉花,一人踏杆,引緯織造。
人類自從開始勞動以來,就不斷尋求著能夠代替自己進行勞動的機器。正是這種願望,使一代代勞動人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許多的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