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沟矿断裂构造分析及其对煤矿生产影响.docVIP

四老沟矿断裂构造分析及其对煤矿生产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老沟矿断裂构造分析及其对煤矿生产影响

四老沟矿断裂构造分析及其对煤矿生产影响   摘要: 据四老沟矿断裂构造的形迹特征,将四老沟的断裂构造按生成时期和大小分为四组。即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四组断裂,从总体构造规律看四老沟井田内的主要断裂构造皆受大同向斜和口泉――鹅毛口逆断层控制,以北北东和北西西向为主,属新华夏系。通过对这几组断裂构造的分析来指导煤矿开采的设计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race features of Silaogou mine, the fracture structures of Silaogou is classified 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period and size, namely NNE trend, NWW-SEE trend, NWW, and NE trend. The main fracture structures of Silaogou Min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Datong syncline and Kouquan-Emaokou reverse fault, and mainly NNE trend, NWW trend, which is Neocathaysian. Through groups of fracture structure, it guides the coal mine exploitation and production.   关键词: 四老沟矿;断裂构造;形迹特征   Key words: Silaogou Mine;fracture structure;trac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318-02   1 概况   1.1 矿井位置 同煤集团公司四老沟矿位于大同市西南25公里,其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56′36″~113°03′32″,北纬39°56′43″~40°01′53″。   1.2 井田范围 四老沟井田面积为29.8平方公里,东西方向为6.2公里,南北方向为2.6公里。   1.3 交通情况 煤都之称的大同为北同蒲与京包线交会点,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四老沟距大同市较近,有大同至王村矿运煤专线与大同站相连,且每日有客车两次通行。   2 研究范围   在掌握断裂构造规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观察构造形迹,研究构造格式,分析成生联系,确定构造体系的途径。各级构造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后发生的构造运动必然会对之前的构造产生影响,对其形迹进行改造或抹除。近一、两次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应力形变促进了大同煤田断裂构造骨架的形成。   3 四老沟矿断裂构造   四老沟井田的地理位置位于大同煤田中部偏东,东南缘为口泉――鹅毛口逆断层,大同煤田主向斜穿矿区西部,这两个主体构造对井田内主要构造形态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井田内目前发现有断层78条。其中,有12条断层的落差大于5米,最大落差达到了17.7米。有36条断层落差达到2~5米,落差1~2米的有30条。按走向划分为四组,即北北东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西向,现对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进行分述:   3.1 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   ①F1正断层:发育在井田西部,走向北东14°~24°,倾向66°~80°,落差9~17.7米,井下见于2#,3#煤层西1247盘区和1260盘区及总回风巷内,断层落差中间大两头小,断层两侧伴生小断裂和节理发育,且有分枝现象,断裂面呈缓波状,断层破碎带宽约1米。井田内延伸长5公里以上。   ②F3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偏西,断层走向北东20°~22°,倾向北西倾角61°~80°,落差1.75~7.9米,井下见于4#、11#煤层406,412盘区,断层面沿走向倾向呈缓波状,两侧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断层带宽约1米。井田内延伸长为1.5公里。   ③F4正断层:发育在井田中部偏东,走向北东29°。倾向北西,倾角69°~87°。落差1.8米~7.7米,北部落差大,南部落差小,井下见于11#煤层408、303、301盘区。断层两侧小断裂和羽状节理极为发育,延走向呈缓波状,延伸长约2.3公里。北部出井田继续向北延伸。   ④F56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北部,走向N30°E。南东倾角78°,落差9.5米。断层落差北大南小,延伸长约1200米。2#煤层和地表均可见。   ⑤F69正断层:位于F3西南延伸部分,两者倾向相反,走向约N20°E,倾向南东,倾角75°,落差7.5米,断层落差中间大两头小,井田内延伸长约1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