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敦颐道德精神及当代价值.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敦颐道德精神及当代价值

周敦颐道德精神及当代价值   摘 要: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他非常重视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如他提倡的尚中贵和、博爱大众、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严于自律、人格独立等精神,不乏优秀成分。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现代道德伦理价值,值得我们吸收。   关键词:周敦颐;道德精神;当代价值   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合流儒、道、释而成一家,开宋明理学之先河。其传世著作少而精,200多字的《太极图说》、100多字的《爱莲说》和不满3000字的《通书》(又名《易通》),博大精深,对后世800余年的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其道德精神亦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周敦颐其人及主要论著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今湖南道县人。因他的家门口有一条濂溪经过,人称濂溪先生,其学派也被称为“濂学”。他当过30多年的地方官,始终未显达。可贵的是,他一生潜心学问,苦读经书,钻研并领悟《周易》,把《中庸》的“诚”、《易传》的“太极”、《老子》的“无极”,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并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以及封建社会的人伦道德,作了系统的阐释。其中不乏有特色的见解,因而遂成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周敦颐的学识,有儒家的本源和道家的背景,对易学下过很深的功夫;也有释学的渊源,如《爱莲说》就透露出佛教思想的光芒。他的人品,可从苏东坡的诗中得到佐证:“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黄庭坚则称赞他:“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只有:《太极图说》《易通》《爱莲说》《拙赋》等。文章皆短,数量不多,却对后辈理学家有很大影响。如朱熹在《伊洛渊源录》和《近思录》中,就把周子(敦颐)列为榜首。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奠基人,最大贡献就在于写《太极图说》,为儒学创建了一个以“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论体系。《太极图说》包括“图”和“说”两部分,“图”指太极图,“说”指图之后的文字解说。他用大小、长短不等的圆圈或线条构图,描绘“道”(太极)的运行变化,既有创意,又很形象。相传,《河图》《洛书》和《太极图》均出自五代道士陈抟的《先天图》。周敦颐引进道家的“无极”概念,精心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宇宙生成模式:世间万物、三界众生,均出自没有形状、不可捉摸的“无极”。他认为,“无极”早在宇宙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并生成了我们居住空间的原始实体――“太极”。“太极”不间断地进行动静交替运动,动时生阳,静时生阴,阴阳合成万物。以上这种认识,表明周敦颐对宇宙本原及其生成模式进行了超出前人的探索。“无极”虽然称作“无”,却不虚空,无中生有,即“无”包含着“有”;“太极”根源于“无极”,已不是虚无飘茫的东西。在宇宙起源问题上,他也吸取了佛教“非有非无”的观点,将“有”和“无”辩证地统一起来,即把“太极”看成是阴阳未分的元气状态,认为由于元气的运动,才产生了阴阳二气。二气的交感而形成五行,并由二气五行聚合变化而生成万事万物和芸芸众生。可见,周敦颐通过对“太极”的解说,已开始揭示出理学的最高范畴――“理”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理学家们是关注现实的,他们讲“天道”的目的在于引出“人道”。例如,周敦颐就是通过对宇宙的解说,追溯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并确立起一系列道德原则。《易通》这本书与其他人的易学著述不同,不是对《周易》逐卦逐句地进行解读,而是引用若干经文,借以阐发自己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看法。他根据思孟学派关于“诚”的观点,提出人有“诚”的本性。《易通》开篇就指出,“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然至善者也。”①其实,“诚”是一种纯粹、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理学的道德本源。“诚”作为立身之德――“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人的修养只要达到了“诚”,就实现了心灵净化,进入了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故“圣,诚而已矣”,君子应“乾乾不息于诚”。周敦颐还从哲学高度阐述礼乐的社会功能,主张以“礼”为规范,以“乐”为润滑剂,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认为,“礼”相当于“理”,其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因此,“圣人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成若”。他也认为,乐的作用就在于“宣八风之气”“平天下之情”,使人心平气和、不起欲念、情感和谐。   周敦颐的《爱莲说》作于庐山西北麓(今九江星子古镇)的“濂溪书堂”(后人也称“爱莲书堂”)。此濂溪非他家乡的彼濂溪,此濂溪发源于庐山莲花峰,溪中的荷花(即莲花)使他触景生情。庐山是佛教胜地,晋代名僧慧远与诗人陶渊明曾结“莲社”于此。周敦颐托物言志,在作品中赞美荷花“乃花之君子者也”,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具有高雅的外形和淡泊的气质。这篇范文用字极其讲究,不但语言优美,而且蕴藏着深刻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