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案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输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案例

* * 运输事故--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一)国内事故 1.青岛港务局搬运工氰酸气中毒 1954年6月29日16时39分,青岛港务局第二码头第七堆栈熏蒸粮食发生搬运工51人集体氰酸气中毒事故。 1.1 事故经过 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接到总公司指示,夏季正值虫类繁殖时期,为了保证出口货物的质量,以及国际信誉起见,决定凡在夏季出口容易发虫的货物一律进行熏蒸。由于出口花生米的任务较大,且船期迫近,为了节省往返搬运费用,争取不误装船及减少滞留费的损失,经青岛商品检验局提议,借用青岛港务局第二码头第七堆栈进行大批熏蒸汽。因技术条件所限,粮油出口公司请青岛商品检验局作技术指导,协助完成这一任务。 经过三天两夜的时间将生米运输入库,同时将仓库透气的空隙完全用纸糊补。于6月22日24时施放氰化钠1037kg,硫酸1560kg与水混合为氰酸气药品,一并进行约5000t生米的熏蒸。此次熏蒸经过72h的密闭,于25日24时打开仓库门,敲碎仓库天窗的部分玻璃进行通风放毒。经过56h的通风,感到仓库两端避风处消有毒素反映,当时根据理论推测,在仓库中心区进行工作不致伤人。因此,28日8时粮油进出口公司根据青岛商品检验局的试验情况,向港务局申请调拨工人进行作业。但是,港务局恐怕中毒,要粮油出口公司出具无毒保证书方同意调拨工人作业。 1.2 事故原因分析 粮油出口公司只是考虑单纯的任务,就出具保证书要港务局调拨工人,港务局根据保证书于10时派搬运工人60名在库内进行“公证过磅”,工作中每隔1h轮班休息,并带有纱布口罩。下午继续工作至16时,有2名工人感到头晕,因当天气候阴沉,恐怕发生意外。即停止了工作。粮油进出口公司为了赶装船只,29日边过磅,边装船,港务局派出60名工人在库内拆架,近100名工人往返搬运装船,继续工作至14时30分。到16时左右仓库内工作的60名搬运工人中有15名感到头晕,胸部闷涨,口苦发麻,白眼球发赤等症状,当即送入医院急救。30日上午,原在二码头第七堆栈库内作业的60名搬运工人中又有36名先后也头晕胸涨,前后共计有51名搬运工人氰酸气中毒,均歇工治疗。因为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这次数十人集体中毒的原因。是青岛粮油进出口公司单纯追求数量的任务观点,忽视仓库通风条件,以及熏蒸后的库内通风。只为了赶装船只,未研究投放杀虫药后的安全措施,造成仓库内余毒不能很快全部消散,在没有了解确切的毒性条件下,盲目的派调工人投入搬运工作。结果造成众多搬运工人中毒。同时,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错误地认为搬运不会中毒,并且出具无毒保证书,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严重失职行为,对事故的发生应负有重大责任。 2.江西省上饶县沙溪镇“9·3”特大中毒事故 1991年9月3日,江西省上饶地区上饶县沙溪镇发生一起特大有毒气体泄漏中毒事故,造成595人中毒,其中死亡37人,受灾面积27万m2。 2.1 事故经过 1991年9月2日下午,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租用的本县个体户一辆“日野”牌货车,车箱上装载一卧式槽罐(临时性固定),内装2. 4t一甲胺,从上海返回贵溪。车内坐有司机谢某、贵溪农药厂储运员郑某和搭车的贵溪供销贸易中心职工余某及其小孩共4人。9月3日凌晨3时左右,汽车行经上饶县沙溪镇时,押车的郑某因其父母家住该镇,便违反有毒气体运输的有关规定,要司机将汽车开进人口稠密的沙溪镇新生街。在开往押运员郑某家途中,距街口28m处,发现马路右侧有一高约0. 5m、宽约二分之一马路的砾石堆,司机谢某和押运员郑某未下车察看路情,强行偏左行驶(此时仍为二档车速), 致使罐体上部液相管阀门与左边伸进马路1.2m,粗85mm,离地面高2.3m的桑树杈相撞,导致阀门下部接管部位折断。顿时,大量剧毒的一甲胺液体迅速汽化,并由断口处喷出。车内4人闻到异味后,立即离开汽车,边跑边喊,但因居民熟睡,只有部分群众惊醒后跑离危险区域。槽罐内2. 4t一甲胺迅速外喷,致使周围23万m2范围内的居民和行人中毒。中毒人数总数达595人,其中:当场死亡6人,到医院接受治疗的589人。在接受治疗的伤员中,有156人因重度中毒住院。截止9月29日24时止,累计有37人因中毒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男性17人,女性20人。此外,现场附近牛猪鸡鸭等畜禽和鱼类大批死亡,树木和农作物枯萎,环境被严重污染,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2.2 事故原因 (1)事故直接原因 押运员郑某指使司机谢某将汽车驶离320国道线,开进沙溪镇新生街,碰到桑树枝干,挂断车上槽罐液相管阀门,致使罐内一甲胺全部外泄。郑、谢的违章行为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事故间接原因 该起事故涉及的司机谢某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