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南风物志大自然的馈赠和斑斓的壮锦
桂南有峰林之雄、峡谷之险、曲流之静,更有南海之饶。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懂得“利山用水”,于是,众多风物便在山水与人们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绵延起伏的甘蔗林、遍布山野的荔枝、个大肉厚的大蚝、颗颗走盘的珍珠、寓意丰富的壮锦、质地细腻的坭兴陶……所有的东西都犹如血液,浸入到桂南的骨子里――无一不桂南! “中国糖都”“中国荔枝之乡”
人们常说,在广西,没有冬季,只有“糖季”。孕育“糖季”的便是位于桂南的小城“崇左”。崇左境内丘陵平原绵延起伏,耕地面积近780万亩,而其中甘蔗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410万亩,蔗糖的产量则“在广西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五分天下有其一”,崇左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甘蔗之乡”和“中国糖都”。
从11月中旬开始,郁郁葱葱的甘蔗长到了糖分最饱满的时候,崇左的“糖季”便由此拉开大幕。每到此时,家家户户的精壮劳动力都会来到甘蔗地里收割甘蔗,他们手持镰刀,砍倒、提起、刮枝叶、扔到一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过,在崇左的田间地头,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特殊的人――越南砍工。
崇左与越南接壤,每到甘蔗收获的季节,总有无数越南人穿过边关口来到崇左。成为甘蔗种植户的短工。为了方便工作,越南砍工一般居住在甘蔗地旁的工棚里,过着甘蔗地、工棚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技术娴熟,效率高,是崇左砍伐甘蔗的中坚力量,人数最多时,整个崇左雇佣的越南砍工多达十万余人。
甘蔗砍下后,将被装车运往附近的制糖厂。制糖厂几乎是24小时连续运转,但相对于竞相送来的甘蔗车来说,也稍显“力不从心”。于是,在大大小小的糖厂外,总能看到满载甘蔗的大车排起长龙般的队伍:糖厂内。正在熬制的蔗糖沸腾氤氲;糖厂外,新鲜的甘蔗散发清新;穿梭其间的种植户和糖厂老板高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整个氛围喧闹而清甜。
在糖厂机器的运转下,崇左的甘蔗变成了蔗糖、糖果等物,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更偏爱古法手工熬制的红糖。
在崇左市宁明县耀达村的手工制糖作坊里,制糖?W徒正把刚送来的甘蔗送入榨汁机器。不一会儿,青色的甘蔗汁从机器底部流出,过滤掉杂质后。这些甘蔗汁将进入制作红糖最关键的一步一熬制。熬制红糖的器物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五连环锅”――即在一个灶台上,连有五口锅。手艺师傅首先将甘蔗汁倒入头锅中,以大火熬制,并反复搅动,当甘蔗汁逐渐熬成糖浆状时,这些糖浆将被依次转入剩余的四口锅中。在每口锅中,糖浆的颜色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直至在尾锅中变成浓郁的金红色。这时,手艺师傅将糖浆起锅,倒入早已铺在大竹席上的木质模具里,经过自然的降温冷却,红糖最终成型。此时正值年末,这些手工熬制的红糖便是过年间吃食最好的佐料,也是人们对崇左最熟悉的味蕾记忆。
除了甘蔗,在桂南还有一种水果扬名天下――钦州市灵山县的荔枝。灵山县被誉为“中国荔枝之乡”,荔枝品类众多:三月红、妃子笑、黑叶荔、桂味、灵山香荔、糯米糍……荔枝成熟的时间从初暖的4月一直延续到炎热的7月。
灵山县自古就流传着“无荔不成村”的说法。旧时,灵山县家家户户种植荔枝树,并视其为财富的象征――“家有荔枝千棵,其人与万户侯等”。不仅如此,荔枝对灵山人来说更是一种信仰:在过去,无论哪家添了男丁,灵山人都会在住宅旁种上几株荔枝树,他们相信生子后种荔枝将得神庇护,保佑家业兴旺发达。也正是因为这种风俗,让灵山遍布古老的荔枝树。据统计,在灵山,树龄百年以上的荔枝树多达4万多株,树龄八百年以上的超过1500株,而年纪最长的古荔枝树则是位于新圩镇邓家村的“灵山香荔”母树,树龄已有1500多年。
从灵山县城往南郊行约7公里,便到达了邓家村,“灵山香荔”母树位于小村中央,树的三面围着泥砖屋,一面为石栏杆,树干最大周长约6米,树高13.3米,树干上缠以红绸以示敬畏、供人瞻仰。尽管老态龙钟。但这颗老香荔树依然年年结果,一如荔枝在灵山的传承。 天时地利养育的大蚝“粒粒发光,颗颗走盘”的合浦南珠
到了钦州,游人大多还会向南去往钦州湾沿岸――那里是养殖“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的“钦州大蚝”的天然场地。钦州湾海岸线绵延520多公里,水深浪静,浮游生物丰富,出产的大蚝个大、肉厚,制作成食物后则味鲜而多汁,备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不过,在钦州湾,资深的美食爱好者从不随意选择吃大蚝的地点,他们大多会前往茅尾海。茅尾海是中国著名的蚝苗养殖基地,位于钦州湾北部,形如布袋,因其尾部的小岛生长着茂盛的茅草而得名。
茅尾海以大蚝出名,完全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钦江与茅岭江自北向南注入茅尾海,淡水河的注入减淡了茅尾海海水的盐度。为大蚝的生长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生存环境;此外,在茅尾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座岛屿,岛与岛之间水道密集。在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