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级八年级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拓展思维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句是写的清澈,《小石潭记》一文 中的哪句话也是写的同样的内容。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翻译下列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同合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翻译下列句子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拓展思维 1、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三个成语: 2、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翻译下列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_____________”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侧面描写)。 拓展思维 1、文章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笔法有类似之处 。 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小石潭记》 1.小石潭的全貌 : 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 2.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 3.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4.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5.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6.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 7、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 8、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 全石以为底 俶尔远逝 下见小潭 鱼 水 1.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水“清”的特点的?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有关的古诗文? :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 3.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乐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水底的形貌清晰可见来写水的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时,鱼“布石影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忿懑难平,因而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