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新编S219分离式立交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压降施工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PAGE
2 -
PAGE 0
S219分离式立交组合箱梁
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设计文件《S219分离式立交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构造图》有关预应力钢束的设计要求。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第12章及附录G-2《预应力砼用钢铰线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要求》、附录G-8《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附录G-9《预应力损失的测定》、附录G-10《水泥浆泌水率和膨胀率试验》、附录G-11《水泥浆稠度试验》等有关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规定。
二、施工准备
1、首先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钢绞线、锚具、夹片进行外委试验,水泥、减水剂、膨胀剂进行试验,并做压浆用水泥浆标准配比试验。
2、对施工机具进行标定,千斤顶采用270KN。
3、对人员进行培训,交底。
三、施工方案
1、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1)采用计算公式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按下式计算:
△L(mm)=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按平均张拉力计算。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检测报告测定的弹性模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2)、采用计算参数
钢铰线采用Φj15.20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预应力应符合GB/T5224-2003的规定。张拉锚下控制应力1860×0.75=1395MPa,根据检测报告弹性模量平均值为EP=1.95×105MPa。单根预应力筋截面积AP=140 mm2,则1根钢绞线锚下控制张拉力N=1395×140÷1000=195.3K
(3)、理论伸长量计算过程
钢绞线全部为直线.
1、T1钢束的长度为7000mm
伸长量△L(mm)= 1395×7000÷195000=50
2、T2钢束的长度为14
伸长量△L(mm)= 1395×14000÷195000=100
(4)、计算说明
理论计算采用了设计的钢绞线长度,实际施工时应仔细丈量两端锚垫板之间的距离,偏差较大的应调整理论伸长量。
钢绞线伸长量很小,必须仔细记录初应力的伸长量,2倍初应力的伸长量和控制应力的伸长量。
2、张拉油表读数计算
根据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标定检测报告。
1#千斤顶配200742211油表,回归方程为P=0.2255F+
1#千斤顶配k019076油表,回归方程为P=0.2315F+0.9091。
2#千斤顶配1011322油表,回归方程为P=0.2334F+0.6909。
2#千斤顶配114583油表,回归方程为P=0.2324F+0.45。
张拉分三个分界点张拉到位,即张拉程序为0→15%σk→30%σk→σk。第一个分界点就是张拉初应力,也就是15%σk,张拉力为29.30KN;第二个分界点为2倍张拉初应力,也就是30%σk,张拉力为58.60KN,第三个分界点为张拉控制应力,也就是σk,张拉力为195.3KN。张拉到分界点读数时,稍作停留,便于测量伸长量,张拉至控制应力后要持荷3min。
张拉油表读数见下表:
千斤顶号
1#千斤顶
1#千斤顶
油表号
200742211
K019076
张拉力(KN)
29.30
58.60
195.3
29.30
58.60
195.3
油表读数
7.8
14.5
45.3
7.7
14.5
46
千斤顶号
2#千斤顶
2#千斤顶
油表号
1011322
114583
张拉力(KN)
29.30
58.60
195.3
29.30
58.60
195.3
油表读数
7.5
14.4
46.3
7.3
14.1
45.8
3、张拉施工
(1)、张拉顺序为先下后上,先两边后中间,对称张拉。按照图纸设计的《箱梁现浇接头施工顺序图》的施工顺序张拉钢绞线。横桥向先张拉中间的一片梁再往两边对称张拉其他梁体。同一片箱梁张拉顺序为T2 T1 T1即先张拉较长那两束,再张拉两边的短束,最后张拉中间的短束。因采用单根张拉同一束内,采用先张拉中间那根,再对称向两边张拉。
(2)、张拉程序0 初应力(15%δk) 2倍初应力(30%δk) δk(持荷3min,锚固)
(3)、操作要点
1、梁体架设后,及时连接梁端钢筋和湿接缝钢筋。安装中横梁钢筋,安装中横梁处波纹管,并穿钢绞线。波纹管接头严防漏浆。
2、浇注中横梁混凝土,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避免振捣棒碰撞波纹管。
3、发现钢绞线孔道有堵塞的及时凿开,并用同强度的小石子混凝土补强。检查张拉槽口处的混凝土浇注质量,仔细清理锚垫板和压浆口处的水泥浆。
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龄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5年建筑工程单项工程分包价格单.docx
- 2005年海南省园林建筑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docx
- 2005年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投标secret.docx
- 2005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docx
- 2006-2009年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 2006年工程管理空表.docx
- 2006年越南海防Ⅰ期2×300MW火电机组工程钢筋加工工程施工方案.docx
- 2006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真题.docx
- 200710301323120燃气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查.docx
- 2007~2010年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机电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