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SL-0003S-2015高香型绿茶加工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 徽 省 企 业 标 准 企标:Q/SL-0003S-2015 高香型绿茶加工技术 2015-07-15日发布 2015-07-15日实施 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发布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编写要求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烨军、王光熙、时永良、雷攀登、何保生、张永利、苏有健 2 高香型绿茶加工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香型绿茶的定义、原料要求和加工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高香型绿茶生产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5019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香型绿茶 通过工艺的创新和设备的配套生产的一种具有“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品质特征的绿茶。 4 原料要求 4.1 鲜叶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20的要求。 4.2 加工厂环境、设施管理应符合NY 5019的要求。 4.3 加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用水应符合GB5749 的要求。 4.4 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保持新鲜,无劣变或异味,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 加工工艺 5.1 摊青 摊青场地应符合NY5019的要求。鲜叶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的贮青间或储青设 备,不允许直接摊放在地面。摊叶厚度为 10~15cm,贮青时间 10~12h,每隔3~4小时应 翻叶一次。雨水叶、露水叶应薄摊勤翻,并通微风,加快水分蒸发。 5.2 杀青 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至叶片软、稍粘手、青气消失、香气显露。 3 5.3 冷却 薄摊,摊叶厚度≤1cm,也可采用风扇辅助散热,迅速降至适温。 5.4 揉捻 将杀青冷却后的茶叶装入揉捻机揉桶进行揉捻,采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投叶量视机 型而定,以自然装满揉桶为宜,不得紧压。先轻压5分钟,再加压揉捻 10分钟,最后松压 揉捻5分钟,使茶叶条索紧实即可。 5.5 解块 用解块机或人工解散揉捻叶中的团块。 5.6 动态烘干 将解块后的揉捻叶进行动态烘干,温度控制在 110-120℃,使在制品水分含量在45%左 右,以茶叶不粘手为宜。 5.7 摊凉回潮 将茶叶摊开在竹垫上,摊凉回潮 1小时,使在制品梗、叶中水分重新分布。 5.8 控温造型 采用双锅曲毫炒干机进行造型。温度控制在95℃左右,开热风辅助排湿,炒至茶叶含水 量30%左右,出锅后进行摊凉回潮。再采用双锅曲毫炒干机进行滚炒。投叶量以每锅4~6kg 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80℃左右,炒手板速度以95次/min为宜,炒制时间30min~40min,使 茶叶逐步烘干并进一步固型,控制茶叶含水量在10%左右,出锅后进行摊凉回潮。 5.9 足干 采用茶叶烘干机或烘焙机足干。温度80~90℃,摊叶厚度3~5cm,烘至茶叶含水量6%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