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猿的喜剧和现代人的悲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猿的喜剧和现代人的悲剧   摘 要:借助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三个维度对尤金?奥尼尔早期代表作《毛猿》进行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揭示作品在展示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疏离关系过程中独特而前瞻的生态内涵,并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文本解读和走出生态困囿提供的理论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生态困囿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5-0066-04   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以“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戏剧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奥尼尔的作品书写自然, 呈现社会现实, 刻画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毛猿》(1921) 就是这样一部代表剧作。本文尝试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该剧,分析剧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来揭示当时美国进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人类所面临的自然恶化、社会隔膜和精神异化。   生态马克思主义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酝酿,本?阿格尔的确立以及约翰?福斯特、威廉?莱斯、詹姆斯?奥康纳的发展几个阶段。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威廉.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控制自然”的观念使人们失去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导致人们滥用自然资源。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他主张并不是简单地消除“控制自然”观念,而应给予其重新解释:“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在于科学和技术的革新。” [1]15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核心是论证了资本与生态的对立。相应地,这一生态世界观给予当今人类最大的启示也就是告诉人们:人类摆脱生态危机之路就是与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逻辑相对抗之路,必须超越金钱驱动的经济底线,必须实施自然的社会化,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构建以“普遍自由”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2]141-148。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剧《毛猿》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文本解读中体现了丰富、前瞻的生态内涵,并成为当下提出走出生态困囿的指导思想。   一、 失衡的自然生态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直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特别是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核心论证了资本与生态的对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人们奔波于物资的诱惑,向自然掠夺生态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为物质利益关系,这一切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打破。福斯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质变换裂缝”   福斯特发展了马克思所提出的物质变换(metabolism),认为物质变换是指“自然和社会之间依据人类劳动而开展的一系列相互依赖的需求和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形成并动态地以异化的形式被再次生产”,而物质变换裂缝(metabolic rift)体现了“异化的自然和异化的劳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   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由于资本主义“反生态”的趋势必然造成资产阶级对金钱利益的贪婪追逐而与自然渐行渐远,消费模式的异化更是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一)人与自然的分离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中,必然出现城乡的都市化进程,贫富差距扩大,人们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谋生方式,成为机械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奴隶。资产阶级为不断追求超级财富,过度开发改造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经济关系,毫无亲密可言。   奥尼尔曾经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毛猿》象征着人失去了与自然界原有的和谐。”[3]剧本第一场中,奥尼尔就借老船员派迪之口用细腻的笔墨描述了往日海上的绚丽自然美景和舒适惬意的航海生活,刻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机盎然的共存,深深地表达了对青年时代海上生活、和谐自然的留恋和不舍:“那些漂亮的船――桅杆高耸入云的快船,船上的帆扯的满满地!干干净净的甲板上照着温暖的太阳,太阳温暖了你的血,千万里闪闪发光的绿色海洋,贸易风像烈酒一样被吸到肺里。落日把白色的山顶染成火红色,云彩飞驶过它们”[4]416-417。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自古以来人类依赖它的资源谋生,捕鱼、制盐、航海运货,与大海关系密切。工业的出现污染和破坏了海岸的自然美景,打破了海洋的祥和与宁静。美丽蔚蓝的大海沦为现代工业的栖息地,机器的轰鸣遮住了大自然的天籁,劳动分工下人异化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机械化。剧中人物老水手派迪这个角色的塑造体现了奥尼尔向自然寻求归宿,期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大游船象征现代生活,派迪所回忆的帆船则是古代生活的缩影。在他口中描述的是一幅曾经有过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领略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感受,而这正是人类心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