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11庐江县城总规.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 年)》批后公布 《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 年)》已于2016 年12 月30 日获得了合肥 市人民政府批复,根据《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现将总规 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现行的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5 年)于2008 年3 月24 日由原地级巢 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期限至2025年。2011年7月,经过国务院批准,原 地级巢湖市撤销,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为适应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形势发展需 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 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20 号),庐江县人民政 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县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县域范围:包括庐江中心城区和其他16个建制镇,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348 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包括庐城及两山一湖等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约 193.94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指庐江县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北至外环北路北侧,南 至外环南路南侧,西至滨江大道(含高铁站组团),东至东顾山环山公园及东南 面的滨湖组团,范围面积约84.14 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 年,其中:近期规划至2020 年,远期至2030 年。 四、城市性质 庐江城市性质为:合肥市副中心城区;庐江县政治经济中心;安徽省历史文 化名城;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新典范。 五、城市职能 合肥市南部综合服务中心、皖中生态宜居文化旅游城市、合肥南部交通枢纽、 合肥先进制造业基地。 六、城市规模 近期2020 年,庐江中心城区总人口30 万人,建设用地34.50 平方公里。 远期2030 年,庐江中心城区总人口33 万人,建设用地37.95 平方公里。 七、县域空间布局 1、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近期2020 年,县域常住总人口控制在94 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47 万,县 域城镇化水平为50%。 远期2030 年,县域常住总人口控制在92 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48 万,县 域城镇化水平为52%。 2、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一核、三带、多极 “一核”:以庐江中心城区(庐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 服务中心,未来发展成为合肥市南部综合服务中心、皖中生态宜居文化旅游城市、 合肥南部交通枢纽、合肥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带”:分别为庐北、庐中及庐南 地区的滨湖生态旅游特色发展带、大庐城新型城镇发展带及庐南循环经济发展 带,三条发展带组成全县城镇体系发展的主骨架。 “多极”:契合新型城镇化发 展趋势,培育新市镇作为县域城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主要包括汤池、龙桥、泥 河、同大、白山、盛桥等六个新市镇。 3、城镇规模等级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综合考虑 城镇经济社会基础、发展条件和趋势,确定县域城镇等级划分为四级: 第一级——中心城区:庐江县城; 第二级——新市镇:汤池镇、龙桥镇、泥河镇、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 第三级——一般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万山镇、冶父山镇、白湖镇、 柯坦镇、乐桥镇、矾山镇、罗河镇等10个镇; 第四级——中心村:206 个中心村。 4、城镇职能结构 综合城区:庐城 旅游城镇:汤池镇、白山镇、乐桥镇、柯坦镇、冶父山镇 商贸旅游城镇:盛桥镇 产业城镇:龙桥镇、泥河镇 矿业城镇:罗河镇、矾山镇 汽车、旅游城镇:同大镇 农贸轻工城镇:白湖镇 物流工贸城镇:万山镇、郭河镇 农贸城镇:金牛镇、石头镇 5、县域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市镇)、一般建制镇和中心村四级服务设施系统, 以前三者为重点,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社会服务网络,提高公共设施规模与档 次,优化投资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教育设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 多样发展;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特殊教育设施发展;完善终身教育服务 体系。 文化设施:完善县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拓展镇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健全 村社级公共文化设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