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几个问题以《计量经济学》为例【精品-ppt】.ppt

关于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几个问题以《计量经济学》为例【精品-ppt】.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几个问题以《计量经济学》为例【精品-ppt】

科研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 自己做过的,讲起来会很生动和深刻。 例如,我讲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基本上都是我在研究中实践过的。 * 创新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科研实践。 例如,在我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中,都有一些其它教科书中没有的、创新的内容,诸如经济计量模型的设定理论、联立方程模型识别的经验方法等,都来自于本人科研实践的总结。 * 通过科研建立课程教学梯队,带动教学组年轻教师的成长。 * 2、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和课题 主要从事教学或者同时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其科研方向应尽可能与教学课程方向一致。 包括: 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性研究 理论方法的应用研究 理论方法的创新研究 * 计量经济学领域科研选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综述性研究 1986年正式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 采用已有教科书 为了真正掌握已有的理论方法体系 为了编写自己的教科书 成果:《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1992) * 计量经济学领域科研选题的四个阶段 第二阶段:1992—1998,应用性研究 计量经济学已经在许多高校开设,但没有成为核心课程。(1987:18%,1993:50%,1997:92%) 国内经济研究中开始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但还不是主流方法。(1984:0%,1992:5%,1998:11%,2005:56%) 为了推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 199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宏观经济模型 成果:计量经济学被确定为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教材《计量经济学》。 * 计量经济学领域科研选题的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1999—2005,理论方法研究 1998年开始讲授研究生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 2001年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 2000、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 成果: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的博士论文 * 计量经济学领域科研选题的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2006—2010,方法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广泛但错误普遍 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创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研究 “211”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数量经济学理论创新 成果:专著《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 * 3、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 本科课程教学是否需要引入科研成果?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 例如:引入非经典,增加模型设定理论 同样的内容需要更新教学重点 例如:生产函数模型:介绍各种模型→模型发展的思路 应用实例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例如:体制变化带来新的模型设定,信息增加带来的模型估计问题 *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1992)引入的研究成果 关于生产函数模型、需求函数模型、消费函数模型等发展的综述; 关于联立方程模型估计方法的综述。 充分吸收了那个时期综述性研究的成果。 被后来的教科书广泛吸收。 * 核心课程教材《计量经济学(第1版)》(2000)引入的研究成果 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以及宏观经济模型理论(教材第6章) 充分吸收了那个时期应用研究的成果。 被后来的教科书广泛吸收。 * 核心课程教材《计量经济学(第2版)》(2005)引入的研究成果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教材第8章) 充分吸收了那个时期关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研究的成果。 被后来的教科书广泛吸收。 * 核心课程教材《计量经济学(第3版)》(2010)引入的研究成果 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理论(教材第9章) 充分吸收了那个时期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研究的成果。 国内外教科书所没有的,形成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实质性创新。 * 总体效果 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 6本教科书都有创新的内容,被广泛采用。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1992) 《计量经济学(第1版)》(2000) 《计量经济学(第2版)》(2005) 《计量经济学(第3版)》(2010) 《高等计量经济学》(2000) 《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2011) * 总体效果 学生反映:老师讲授的是自己的计量经济学。 本人感受:同一门课程,常讲常新。 同行反映:对课程建设起到领引作用。 * 结语 教书,其乐无穷。 教好书,功夫在课外。 * 一家之言,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 * zaUv5Qq1Lm(Hh$CdXy8Tt4Pp0Kl*Gg!BcWx7Ss3No-JjEfZAaVv6Qr1Mm)Hi$DdYy9Tu4Pp0Kl*Gg!BcWx7SsUv5Qq1Lm(Hh$CdYy9Tu4Pp0Kl*Gg!BcWx7Ss3No-JjEfZAaVv6Qr1Mm)Hi$DdYy9Tu4Pp0Kl*Gg!BcWx7Ss3No-JjEfZAaVv6Qr1Mm)Hi$DdYy9Tu4Pp0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