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城区苏东坡主要遗迹及纪念建筑
◎ 彭双课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以“讥讪先朝”罪,而被贬谪惠州。绍圣四年(1097),苏轼又被贬至儋州。苏东坡寓惠二年零七个月,游历山水,济民急难,与惠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下了大量的诗文,鹤峰西湖之间留下了这位文化巨人的串串足迹。笔者兹将惠城区东坡寓居主要遗迹及纪念建筑胪列如下,疏漏与讹误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合江楼
合江楼原址位于东新桥头文笔塔的后面,因处于东江和西枝江合流处的岸边而得名,旧称“合江罗带”,是惠州胜景之一。合江楼在北宋时为驿馆,南宋时塌圮,明代筑城时复建,至清康熙年间重修,为城门楼式两层建筑,红墙绿瓦,甚为壮观。民国时因拆城墙而圮。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苏东坡到达惠州时寓居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至嘉祐寺。绍圣二年三月十九日,又迁回合江楼。苏东坡曾两度寓居于此,共一年零一个月。写下了《寓居合江楼》、《荔枝叹》等诗文。
嘉祐寺
嘉祐寺位于桥东学背街的东坡小学,在宋、元两代是城郊一个小佛寺。椐《惠州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嘉祐寺并入永福寺。万历年初,归善县林民止在嘉祐寺旧址建城隍庙。民国时,城隍庙改作学校。解放初期,改为惠州镇第六小学。1955年,改为第八小学。1984年,改为“东坡小学”。绍圣元年十月十八日,苏东坡从合江楼迁居嘉祐寺,绍圣三年四月二十日,苏东坡又迁居嘉祐寺。苏东坡两居嘉祐寺共住地一年零三个月,写下了《食荔枝》、《悼朝云》等诗文。
松风亭
松风亭位于桥东东坡小学的后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亭的周围的松树二十多株,清风吹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之觉,故名“松风亭”。清同治年间,郡人陈寿琪将亭改筑于白鹤峰(今惠州市卫生学校)东则,民国初期已圮。苏东坡寓居嘉祐寺时,常游松风亭,并写下了《松风亭记》、《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等诗文。
苏东坡故居
苏东坡故居位于桥东白鹤峰(今惠州市卫生学校),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东坡在北归无望的情况下,卜居于此,于绍圣四年二月十四日,从嘉祐寺迁进新居,一直到绍圣四年(1097)四月离开惠州赴儋州。苏轼在《答毛泽民书》云:“某已买得数亩地在白鹤峰上,古白鹤观旧基地也。已令斫木陶瓦,作屋三十许间,令冬成。去七十无几,矧未必能至耶,更颂何之。以此神气粗定,但更无足为故人念者。”他在《迁居》诗中亦云:“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东,湿面春风细。东西两无择,绿尽我畈逝。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东坡井
东坡井位于白鹤峰东坡故居,井口宽0.6米,深14余米,青砖砌成。由于新居地势高,离水远。苏东坡便雇人凿井,解决饮水问题。其在《白鹤峰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记其事,“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余欢。”清乾隆十五年(1750),名士关槐游白鹤峰时,书写“冰湍”两字,刻石立于井旁。抗日战争时已湮灭,石刻散失。1979年,惠州市文物部门发现了“东坡井”,后又找到“冰湍”石刻。1984年6月,被惠州市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修复了东坡井石栏,并将“冰湍”石刻嵌在井旁壁上。
“德有邻堂”和“思无邪斋”匾额
“德有邻堂”和“思无邪斋”匾额位于白鹤峰东坡故居,苏东坡新居建成后事,在新居的客房和书房匾额中取名为“德有邻堂”和“思无邪斋”。以及“德有邻堂”是苏东坡新居客房中的匾额,是取于孔子语:“德不孤,必有邻也”而命名。清嘉庆六年(1801),惠州知府伊秉绶摹刻于石。“苏文忠公以宋绍圣三年营新居于白鹤峰,书此额流传至今,虑其朽也,摹勒上石。”字为楷书,分刻四块石碑上,每块高77厘米,宽7厘米。原嵌于东坡祠墙壁上,现陈列在东坡纪念馆内。“思无邪斋”是苏东坡新居书房的匾额,是取之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命名。清嘉庆六年(1801),惠州知府伊秉绶摹刻于石。字为楷书,分刻四块石碑上,每块高63厘米,宽63厘米。原嵌于东坡祠墙壁上,现陈列在东坡纪念馆内。
钓矶石
钓矶石位于桥东西侧东江之滨的大矶头,是当年苏东坡垂钓的地方,他在《江郊》诗序中记载:“惠州归善县治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磐石、小潭,可以垂钓”。清代以前在磐石上刻有“东坡钓矶”;清代文人姚名述写有诗记:“钓台遗迹好重寻,北渚名矶自古今;记取江郊吟旧韵,临风一发为清音。”此石刻已湮没,1984年6月,惠州市博物馆重刻“东坡钓矶”。
朱池墨沼
朱池墨沼位于桥东白鹤峰东坡神情祠,是苏东坡寓居白鹤峰时洗涤毛笔和墨砚的地方。明嘉靖年间,惠州推官吴和杨载鸣修东坡祠时,在白鹤峰“濬朱池墨沼于榛莽中”(杨载鸣《修东坡祠记》。清嘉庆五年(1800),惠州知府伊秉绶修白鹤峰东坡祠时,在墨沼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