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职业差评师-月入可过万敲诈新店铺从中牟利.doc

网络职业差评师-月入可过万敲诈新店铺从中牟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职业差评师-月入可过万敲诈新店铺从中牟利

老客呼死你软件免费版 网络职业差评师月入可过万敲诈新店铺从中牟利 职业差评师“工作”流程图   在购物网站上搜索目标   拍后收到卖家商品   故意给卖家差评   卖家与差评师商量希望对方取消差评   差评师提出条件期望直接拿钱   晨报记者李元珺王晓芬制图   [编者按]   在网络交易中,一个差评可能引发什么结果?五月中旬至今的一件件骇人听闻的网购纠纷为你揭晓答案。因为给卖家差评,武汉女大学生收到了一件寿衣,北京买家收到删差评师的短信恐吓,成都女大学生更遭遇连续一个月的电话骚扰,对方甚至致电学校举报她作风不正、从事不正当兼职……在这一桩桩网购纠纷中,两个出镜率奇高的身影——职业差评师、职业删差评师,也浮出水面,令人关注网络生态中最隐秘阴暗的一隅。   事实上,在这个角落里的角色还有“职业刷子”刷出虚假微博转发、职业抽奖每月赚得盆满钵满、APP职业“刷榜族”制造短暂的销售辉煌……他们如同寄居蟹一般粘附于网络,汲取着这个庞大生态系统里的养分。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网络寄居蟹》专题报道,调查这些在规则的夹缝中生存群体的寄居生态。   每天,他们出没于各大网店疯狂购物。然而他们购物的目的却不在商品本身,而只为购物之后给商家打上差评,然后坐等忌讳背负恶名的商家送上钱来。   在网络里,就有一群专以给出差评作为自己职业的人,每天在海量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对“猎物”进行搜索-围攻-敲诈,换得每月少则2000-3000元、多则上万的收入。   是谁在做这样的营生?送差评如何赚钱?谁最易成为他们的下手对象?晨报记者通过暗访,走进这个灰色职业,调查职业差评师的生意链条。   ■网络暗访:   差评QQ群里众人围攻目标   上午9时刚过,当大部分上班族开始一天的工作,网络上一个400多人的差评QQ群里,头像渐次亮起来。   “今天有什么任务?”小A抛出了个问号表情。   “找起来。”资深成员老刀率先发话。   半小时后,老刀就扔了一个链接到群里。“看看这个有没有搞头。”   记者点开,这是一个售卖冲锋衣的商品链接。不过,奇怪的是在市面上动辄价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冲锋衣在这里仅售0.01元,尽管商品名称和商品图片都显示是冲锋衣,但是在商品介绍里却写着明信片。   “明显商品介绍和商品不符合,才卖0.01元,有刷信用的嫌疑。绝对可以向网站投诉。”“嗯,可以搞。”经过QQ群里一众人等的评估,基本确定了第一个任务的方向。随即众人蜂拥而上,挤进该网店拍货。不过,才成功拍得4件商品后,卖家就发现不对,迅速将商品下架。   “我刚才问他要衣服了,说他货不对板,要去投诉,他立刻把东西下架了,要给我100元私了。怎么样,还能多敲点不?”老刀得意地贴出自己跟店主的旺旺聊天记录,炫耀自己的战果。   “差不多了。”“见好就收。”“弄大了要出事情的。”群里三三两两地议论着。“哎,都是蚊腿肉啊。”刚才参与拍货的小D不满足地叹息道。   “蚊腿肉也是肉,这年头钱难赚啊。积少成多,赚点零花钱吧。”老刀开导。   没过多久,群里又有人贴了一条链接,这次是一条售价仅5元的连衣裙,还全国包邮。群里又是一通评估。“这价格太诡异了。还包邮?店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会不会是陷阱?”“管他呢?我们正常拍货。他不发货给差评,然后投诉他!”“5元还包邮,光是邮费就亏死他了。如果他真的发货,收到之后我们再给差评,让他来求我们改评价。”老刀支招。   “最不济,这裙子倒手再卖出,也有的赚。”   群里众人听罢,又是一涌而上一通狂拍。记者在被拍网店看到,仅十来分钟,该商品就被拍了34件,有人一下就拍了10件。   据记者观察,这样的操作在群内被不断重复,一天里群内众人共物色了7件目标商品,经众人的评估后最终下手“围攻”了5件。寻找目标——评估目标——围攻目标——敲诈目标,这些职业差评师每天都在重复这样“捕猎”。   ■差评师前身:   刷信用的小卖家+删差评师   借口想入这个圈子,记者与差评QQ群里的活跃成员小D攀谈起来。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们这样抱团作战其实是从刷信用演化而来。群里的很多职业差评师其实最初都是淘宝网(微博)的中小卖家,因为店铺刚起步,信用级别不高,因此这些中小卖家便联合起来,互相购买商品制造虚假交易互刷信用。   不过,随着群中中小卖家的成长,以及淘宝网近年来对刷信用的多次严厉打击,这种行为模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人便转向职业差评师。小D告诉记者,目前各种打着差评师名号的QQ群有近百个,其中规模小的几十人,规模大的400多人。像小D所在的这个QQ群就属于较有规模的大群,每天总有五六十人同时在线。如果说单兵作战的话,一人一天大概找到2个符合条件的“狩猎”目标。建立群之后,资源共享,一天可能“猎”到约10个目标,效率翻了几番。尽管QQ群里众人都是分头拍货,并不存在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