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基本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基本概况

第二章 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 矿井地理位置及井田面积 该矿井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境内,西距唐山18km,北距古冶9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4',北纬39°40';北与林西矿井为邻,东与范各庄矿井为邻,南与钱家营矿井为邻;北通205、102国道及津唐、京沈高速公路,南通京唐港高速公路。东有秦皇岛港,西有天津港,南有京唐港。地面铁路有古吕范铁路专用线在京山铁路古冶站接轨,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平均走向长8.5km,倾斜长4.67km,面积39.7km2,井田西部-1000~-1500为远景开发区,现正在申请探矿权。 第二节 矿井井田煤层地质情况 该矿井井田位于开平向斜东南翼中段,井田主体构造为吕家坨背斜。吕家坨背斜轴近东西,向西倾伏,深部逐渐开阔,形成一扇面形状,北翼与黑鸭子向斜南翼相邻,南部与南阳庄-岭上背斜相接,地层倾角浅部稍大约10~25°,深部变缓,约5°左右。 井田以褶皱构造为主。井田内自北而南依次发育有黑鸭子向斜、吕家坨背斜、范各庄向斜、毕各庄向斜、南阳庄-岭上背斜、小张各庄向斜等。 井田内有火成岩侵入,其范围主要位于吕家坨背斜轴部属成脉岩侵入体。黄斑岩呈岩墙或岩枝状,辉绿岩则以岩床状小范围侵入体,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井田含煤地层属二叠系下统和石炭系上统,含煤2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即二叠系下统大苗庄组5、7、8、9煤层和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的11、12煤层,其中5、11、12煤层局部可采,7、8、9煤层基本全区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9.83m。 5煤层:为该井田最上一个可采煤层,属不稳定薄煤层,平均煤厚0. 7煤层:位于5煤层下13~63.7m,平均30. 8煤层:位于7煤层下0.02~15.1m之间,自井田中央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小。8煤层为较稳定中厚煤层,平均煤厚 9煤层:位于8煤层以下2.6~18.4m,属较稳定中厚煤层,平均煤厚 11煤层:位于9煤层以下3.1~24.6m,平均煤厚 12煤层:位于11煤层以下0.75~35.4m,属不稳定中厚煤层,平均煤层 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该井田主要煤系含水层为:第Ⅰ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组,第Ⅱ为唐山灰岩含水层组,第Ⅲ为12—14煤层砂岩含水层组,第Ⅳ为7煤层顶板含水层组,第Ⅴ为5煤层顶板含水层组,第Ⅵ为古冶组砂岩含水层,第Ⅶ为第四系冲击层含水组。其中第Ⅲ、Ⅳ、Ⅴ含水层组对矿井涌水量影响较大,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组,其它为间接充水含水层组。矿井总涌水量10 m3/min。 第四节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井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优势是:本井田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尤其是主要可采的7、8、9、12煤层赋存稳定,其地质储量占总地质储量的65%。其中7煤厚度较大,平均厚度3.83m,比较适合于大采高开采,给矿井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8、9、12煤厚度相对薄一些,平均厚度1.69~1.76m,适合于普通综采。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不利因素:井田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煤层局部节理和裂隙发育,矿山压力显现比较明显,对支护带来不利影响,矿山压力大和断裂构造发育是本矿井地质条件的显著特点,对采、掘、开影响较大。 第五节 矿井储量及可采煤层数量、厚度 井田含煤地层属二叠系下统和石炭系上统,含煤2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即二叠系下统大苗庄组5、7、8、9煤层和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的11、12煤层,其中5、11、12煤层局部可采,7、8、9煤层基本全区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9.83m。 截止2005年底,矿井总储量37749.9万t,可采储量22864.2万t。 第六节 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方式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上山开拓。煤层群联合开采,主要井巷一般布置在煤层群最下可采煤层(12煤层)底板以下20~70m的灰色中粗砂岩深灰粉砂岩层内。综采从水平大巷开拓平、斜石门贯通各可采煤层。 矿井通风方式为一翼对角式抽出式。随着矿井的延深和发展,当西对角风井风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再重新启用中央风井,届时中央风机与西对角风机联合运转,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兼一翼对角式。 该井田开采方案为:煤层间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采区内同一煤层开采顺序为自下而上;回采工作面布置均以走向长壁为主;各煤层均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 第七节 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层爆炸指数 2005年度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9.1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2.915 m 该矿井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53.08%。煤层自燃等级为Ⅱ,但开采38年来从未发生过煤层自燃。 第八节 煤类、煤质及用途 井田内各煤层煤质稳定,5、7、8、9、11、12煤层均属肥煤和焦煤类。在井田浅部,煤层多属肥煤类,在井田深部多属焦煤类。在背斜轴部岩浆岩床和东翼岩浆岩墙附近,煤的挥发份降低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