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本地文化融合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本地文化融合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本文以古劳水乡为例来探寻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路径――文化整合,实现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古劳水乡是目前珠江三角洲生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水乡,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乡村村落。其水乡围墩在历史上因地制宜形成独特的生产模式,即塘基种桑,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为“优秀的人工种养循环系统”。当前,鹤山市政府把古劳水乡的旅游开发列为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并邀请了众多单位对古劳水乡的开发进行规划论证,为古劳水乡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概述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以乡村文化、自然景观、清新空气、绿色菜肴、农业生产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休闲健康和体验农村发展成果等需求的旅游方式,具有资源潜力大、市场覆盖面广、关联产业链长、受益群体多、消费需求旺、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
乡村旅游所涉及的文化是以中国农耕文化为主旋律、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带有朴实乡土气息的村野文化,包含有丰富的历史、经济、科学、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乡村旅游文化特性包含着深厚淳朴的传统文化和宁静自然的田园生态文化。
二、古劳水乡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与分析
(一)社会历史环境
古劳镇位于鹤山市北部的西江河畔,毗邻鹤山城区,与佛山市南海区隔江相望,水陆交通便利。辖下有13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2.9万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5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而古劳水乡所指围墩一带的双桥、上升、新星、坡山等地。
据文物史料记载,古劳西江边一带,早在1500多年前的晋代(公元435年)已有古劳人类活动的足迹。古劳原称叫“曹村”,其面临西江,背倚茶山,水上交通方便,是一块较好的风水宝地。在宋嘉定年间,曾任谏议大夫的劳威(公元1272年)从南雄珠玑巷携家南迁于此而聚居繁衍。自然地理的优越,使得居此地的“古”“劳”两姓人丁兴旺,后改称此地为“古劳”。 明洪武二十七到二十九年(公元1394-1396年),为治水泛,古劳木便坊人冯观兴(字八秀),坡山人梁民盛等赴京呈告,获得朝庭批准,工部派刘永旋(新会人)主持古劳围的兴建。历经三年,分别筑成古劳大水围和小水围(又称坡山铁围),大、小围联成古劳围。
(二)古劳水乡村文化景观
古劳水乡因为西江冲积而成,所以土地比较肥沃,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桑蚕基地,鹤山乾隆道光县志皆载围墩“无地不桑,无人不蚕”,围墩妇女以蚕为业,道光县志说“计一妇女之力,岁可得丝四十余斤,桑叶一月一摘,摘已复生,计地一亩,月可得叶五百斤,蚕食之得丝四斤,家有十亩之地,以桑以蚕,亦可充八口之食矣”。桑蚕业的发达带动如丝绸、运输、印染等行业的发展。围墩在历史上因地制宜形成独特的生产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为“优秀的人工种养循环系统”,即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屎落塘喂鱼肥塘,塘泥又上地肥桑,周而复始,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历史变迁,进入21世纪,蚕桑和糖蔗生产退出了围墩,境内不再见到桑林和蚕房了,只剩下小量果蔗。
目前,古劳遍布的是以养殖业为主体的鱼塘,也成为古劳水乡主要的乡村景观。除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古劳还有众多的名人、民俗风情,其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浓郁。如有中国第一代影后胡蝶,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香港“李氏家族”以及民族英雄陈开、粤剧名伶吕玉郎等历史名人,有气势磅礴的三夹龙舟竞渡,有技艺精湛、享誉五邑的新村和罗江醒狮,有享誉海内外的古劳咏春拳等。
(三)古劳水乡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4年,鹤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成立了鹤山市古劳水乡旅游项目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古劳水乡文化旅游项目建设。2015年1月,评审通过了“鹤山市咏春文化暨古劳水乡旅游项目规划”。 根据旅游规划,古劳水乡旅游区将分为六大功能区:入口服务区、水乡生态农业区、水乡人文区、水乡度假区、水乡游乐区、梁赞文化区。到2015年9月,鹤山市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大力开发旅游项目,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了古劳东便村梁赞文化公园、水乡风情民俗馆、游船码头、游客中心等项目。9月25日,举办了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暨古劳水乡旅游嘉年华活动,盛况空前,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古劳水乡目前旅游项目开发情况来看,主要建成了梁赞文化公园、水乡风情民俗馆、游船码头等。
虽然这几大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基于当地的文化背景,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无论是梁赞文化公园或是水乡风情民俗馆,均是静态性的游览观光项目,如何把咏春拳艺或水乡的生活场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