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PAGE
安徽省成品油零售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第一章 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变化情况
(一)2006-2010年加油站(汽油、柴油)销售量及增幅表
???????????????????????????????????????单位:万吨
年 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消费量
497.28
513.9
519.85
556.21
671.69
增 幅
4.69%
3.34%
1.16%
6.99%
20.76%
(二)安徽省现有加油站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共有成品油加油站3291座,加油点2366座。具体分布如下:
1.按企业分。加油站(含水上加油站)主要分为中石化系统、中石油系统、社会及其他国有三大类。其中:中石化系统加油站占45.46%;中石油系统占13.19%;社会及其他国有占41.36%。加油点(含水上加油点)90%以上为民营。
2.按位置分。17个市(含县)城区有加油站739座,高速公路沿线有加油站108座,国道沿线有加油站485座,省道沿线有加油站921座,县、乡道沿线有加油站993座;水上加油站点95座;陆地加油点2316座。
(三)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机动车数量
近年来,安徽机动车保有量较快增长,2009年安徽省机动车保有量为598.32万辆。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汽车价格的下降,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
截止2009年底,全省过境车辆日平均流量3.17万辆,其中:货车1.82万辆,客车0.5万辆,小车0.85万辆。
(四)现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里程及主要道路机动车日平均交通量
截止2009年底,全省县乡道以上公路通车总里程753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29公里,国道5009公里,省道7312公里,县道23958公里,乡道
2009年,高速公路平均交通量42329辆/日、国道5475辆/日,省道3500辆/日。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十一五”期间的规划执行情况来看,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成品油的销售量仍然处于逐年缓步递增趋势。但是在实际成品油销售和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加油站点现状分布不尽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在全省各市城郊结合部、车流密集区、部分国省道沿线等,加油站点分布过于密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而边远山区、部分县、乡加油站因难以取得商服用地等原因设置偏少,车辆加油不方便,服务不到位。
2.市场结构不合理。现有加油站点规模普遍偏小,部分社会经营的加油站点管理不规范,市场竞争力差,经营状况不佳。
3.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地区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工作衔接不到位,工作程序不规范,日常监管不到位。一些社会加油站经营不规范,出现经营者掺杂使假、缺斤少两等问题。
4.部分加油站点安全性较差,存在一定的隐患。部分社会加油站点存在规模偏小,设施不完善,安全较差等现象,对周边环境及建设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亟待改造或重建。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就成品油市场形势而言,竞争将更趋激烈。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新定价机制的推出,价格竞争走向前台,市场腹地变成前沿,终端竞争成为焦点,国内成品油销售已经走向全面市场化的竞争新时期。
1.从经济周期看,安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一个省与全国、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更加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虽较全国略有滞后,但此轮周期亦于2008年二季度见顶,四季度见底,因此“十二五”与全国同步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2.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导向有利于安徽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提升。金融危机使我国更加关注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会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两大重要力量。区域方面,将进一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间资源整合,增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多极化的地区增长格局。产业方面,整合壮大战略性产业和资源性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抑制产能过剩,进一步推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有利于我省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使我省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有助于我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要素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分工合作,借助外力,推动跨越式发展。
3.安徽到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2010年,我省GDP 12263.4亿元,2011年人均GDP将突破3000美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药工程制图习题集(第二版)于颖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PPT课件.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6课 判断选择用分支 教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Flexsim中文使用手册.pdf VIP
- 学习解读《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T223-2025课件.pptx
- 第八节可燃粉尘的爆炸.ppt VIP
- 视琦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VIP
- GB T 28749-2012_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重庆秀山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3(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