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评价.docVIP

基于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评价

基于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评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7.71   摘要目的:探讨胶体金快速检测法检测霍乱弧菌的可信度。方法:在霍乱疫情标本检测中,分别采用金标法和分离培养法两种方法,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并结合受试个体的临床反应,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金标法检测结果中有4份标本结果为假阳性。假阳性标本检出率占总标本的1.8%。结论:金标法和培养法对受感染人群的检测率非常可靠。   关键词金标法培养法霍乱弧菌   Evaluation of rapid detection of vibrio cholerae based on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colloidal gold-an example of the cholera epidemic in Gongan County   Liu Min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Gongan County,Hubei,4343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colloidal gold to test vibrio cholerae.Methods: In the detection of cholera specimens,we used 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isolation and culture method to detect the suspected cases.We compared the fin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response of subjects.Results:4 samples were false positive in the results of 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c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false positive samples was 1.8% of the total samples.Conclusion: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and culture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infected people is very reliable.   Key wordsThe gold standard method;Culture method;Vibrio cholerae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由严重腹泻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可由污染的食物与水源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标本中霍乱弧菌对控制霍乱疫情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目前霍乱弧菌的实验室检测以分离培养法为标准,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以下简称金标法)为辅助诊断。分离培养法是检测霍乱弧菌的经典方法,从菌落生长特点、镜下形态、血清学试验及生化实验、PCR等多种试验结果中得到统一,从而得出最后结论,其结果准确,可信度高。金标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清晰,《霍乱诊断标准》认为此类快速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105个菌/ml[1],因此在轻型病例及带菌者调查中存在漏检的可能,需要增菌培养后检测,以提高检出率。其中金标法作为辅助检查法,其结果可信度究竟有多高?除了因菌量不够导致漏检,是否还有其他缺陷呢?就此,公安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在某次霍乱疫情标本检测中,分别采用金标法和分离培养法两种方法,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并结合受试个体的临床反应,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该霍乱疫情始于2012年8月公安县斑竹档镇学堂街村。该村某医生家请客聚餐后,个别聚餐者有上吐下泻症状。公安县疾控中心收到疫情报告后,迅速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检测,在厨师肛拭子中发现霍乱弧菌,该菌株经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检测鉴定为O139群霍乱弧菌。事发后我部门及时报上级部门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展开系列控制预防措施,截止8月25日无新发现病例,8月28日后未发现新带菌者,最后1名阳性带菌者于9月3日出院。整个疫情过程中,阳性标本6份。其中1例病例,4例带菌者及阳性水产品1例。该疫情已经由湖北省卫生厅网站于2012年8月30日发布公告。   资料与方法   材料:①样品来源:按标准采样法于2012年8月25日-2012年9月3日共采集疫区标本22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