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文学创论》第三章形象论课堂笔记.docVIP

福师《文学创论》第三章形象论课堂笔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师《文学创论》第三章形象论课堂笔记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PAGE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PAGE 1 of NUMPAGES 7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福师《文学创作论》第三章 形象论 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主要掌握结构或者细胞形态分析(不从理论出发,而是从感性出发),重点了解意象分析的第二要素——情感,体会并能用具体例子来说明细节与作家的特殊感情得关系。其它内容一般了解。 知识点整理 一、形象论之一 方法:结构或者细胞形态分析——不从理论出发,而是从感性出发 从抽象的理论出发,有好处,是比较全面,有体系性,学术性很强;但是,也可能成为没有用处的思想负担,如美是生活,美是自由的象征,美是想象等等。 从具体的意象或者形象出发,有缺点,可能抽象度不够,学术性不强;但是很实用,可以推动学术的发展。 这就要找出一个细胞形态的东西来:进行随机取样。但是,是要取其中成熟的细胞,而不是病态的,也不是发育不成熟的细胞。形象的奥秘,它的生命和局限,发生和发展,乃至走向灭亡的规律都可以从细胞分析出来。如课本上取的一首诗,归心似箭——朝辞白帝。一篇散文,如孤独的自由——荷塘月色。 今天首先从最初的层次上讲起:形象是相对于抽象而言的。什么是形象,就是不抽象。抽象是概念,也就是不具体,没有感觉。形象就具体,有感觉。 热、欢乐都是不具体的,没有感觉的。 热没有感觉,流汗,就有点感觉了。但是这还不能说是形象。因为这还不够具体,感觉还不够强烈。流汗,感觉不强烈;汗从下巴上滴下来,用袖子、衬衫去擦,这是男孩子的特点。用手帕去扇鼻尖,这是女孩子的特点。要有多样的感觉,郭风先生把这叫做五官开放。美国新闻记者一次写一家被谋杀新闻,只要写警察被流在地上的血滑倒了就成了。不但要看到而且要听到闻到,皮肤上感到失火的热度。 文学形象从优选细节开始。优选细节的能力,从反面来说就是排除大量其他细节的魄力。这关键在于养成对细节暗示性的鉴别力。要敢于排开那些虽有暗示力, 但已被长期使用而失去光泽的细节。 要避俗,要求新,要让细节使读者的心眼突然发亮,有时正面的细节受到充分注意了,不妨到侧面去开始,如果把细节安排在事变即将发生以前的做法已取得了成效 (如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了写雨,先写楼上的风),那么也可以考虑一下在事情发生以后去提炼细节(如巴乌斯托夫斯基:“要给人一个下大雨的概念,只要写出雨点啪哒、啪哒地打散在窗下的报纸上就够”)有时,视觉感知的范围难以有新的发现了,你可以到听觉和触觉领域中探求新的细节,或者把听觉视觉等五官全部动员起来去表现一种声音,或者一种音乐。 郭风先生曾经提倡作家要“五官开放”,这是艺术家的经验之谈。余光中先生在写雨的时候就调动了全部的感官:“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实际上他笔下的雨还可以能摸到寒冷:“听听那冷雨”。当然也可以看:“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种安慰。接着则是触觉、听觉、视觉的交融:“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就得出了第二个结论:要有感觉,不是一般的感觉,而是有特点的感觉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 全部不及细节, 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例1,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声吼,店中空缸空瓮皆嗡嗡有声。 例2,他一笑露出三十二颗金牙。这孩子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 例3,苏联作家安东诺夫短篇小说《在电车上》,据他自己说就是从一个细节的发现开始的:她从行驶着的电车上向车门口走去,就象走过河上的独木桥。 如果写一个人死了。死这个概念是抽象的。要把它形象化,怎么弄法呢?屠格涅夫这样写:“一只苍蝇从她蓝色的眼膜上从容地爬了过去。”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要有形象并不需要把事物全部加以描述,而是写其局部。并不是一切局部都是很生动的。什么样的局部是呢? 1.就是比较有特点的,对于这个对象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2.因为是独一无二,有特点的,就不但是表现了局部,而且是表现了整体。这个人是死了,没有感觉了,就连最敏感的部位,她的眼睛都没有感觉了。细节是局部,为什么比整体还有形象的生动性呢?因为它是有特点的,它能唤醒读者的经验,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