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一代互联网应用(web 20)
web2.0
百科名片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 HYPERLINK /view/7718.htm \t _blank 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目录
HYPERLINK /view/733.htm \l 1 什么是web2.0
HYPERLINK /view/733.htm \l 2 主要特点
HYPERLINK /view/733.htm \l 3 相关技术
HYPERLINK /view/733.htm \l 4 Web 2.0特征
HYPERLINK /view/733.htm \l 5 Web 2.0七大原则
HYPERLINK /view/733.htm \l 6 Web 2.0的设计模式
HYPERLINK /view/733.htm \l 7 从Web 2.0到Innovation 2.0
HYPERLINK /view/733.htm \l 8 技术
展开
HYPERLINK /view/733.htm 编辑本段什么是web2.0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 HYPERLINK /view/6825.htm \t _blank 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4.7亿
HYPERLINK /image/d7fdc8e7a3cc2baa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web2.0
以上的链接。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1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2
Ofoto
Flickr
3
Akamai
BitTorrent
4
Napster
5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
HYPERLINK /view/1245.htm \t _blank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
6
个人网站
博客(blogging)
7
evite
和EVDB
8
域名投机
HYPERLINK /view/1154.htm \t _blank 搜索引擎优化[1][2]
9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网络服务(web services)
10
发布
参与
11
内容管理系统
维基
12
目录(分类)
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
13
粘性
聚合
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一个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应用程序或一种方式为作为所谓“Web 1.0”,而把另外一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 2.0的观念
HYPERLINK /image/0ef21124aff43f09c89559ab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web2.0
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
然而,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 2.0可以说是 HYPERLINK /view/3226.htm \t _blank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