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有效教学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05年全国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 2005年全国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 (华北区)推荐论文 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室 任宝华 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 任宝华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室 100089 论文摘要: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有:1. 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 2.学生能完成的,要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完成;3. 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4. 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5. 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科书是学习资源之一;6. 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环环相扣;7. 学生活动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8.让学生活动“最大限度”地被用到;9. 学生活动要多样化;10. 设计课堂学生活动时,要粗化教的过程,细化学的方式。 关键词: 课堂学生活动设计 原则 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其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三种现象。第一: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强拉”回来,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势利导、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的机会;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混乱而无效,如“对于某些较容易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自己思考”等。 出现这三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设计课堂的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教师们之所以较少的设计学生活动,开展学生活动,是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总原则 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以自己教的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自己深入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个台阶,让学生试着学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对于更难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尽管如此,也要建立在学生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减少学习的难度。 2.设计学生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学生有四个方面的需要。第一:探究的需要;第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第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第四:承担责任的需要。设计学生活动,意味着尊重和关注学生的需要。 二、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 1.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学生活动可以是一节或若干节课的大的活动,也可以在一节课内有若干个小的活动。 探究学习活动往往容量比较大,学生活动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较长。而课堂上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容量相对较小,所需要的时间则比较短,在一节课内可以有若干个小的活动。比如阜城路中学的潘广平老师在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创设情境,提出有驱动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师生交流,教师再给以及时的评价与强化。这说明在课堂上的学生活动,不一定非是一个大的完整的活动,可以是若干个小的活动彼此相联。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在教学设计时,学生能完成的,要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完成。 例如在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们习惯先带着学生配一个方程式,然后总结出配平步骤,再让学生做若干练习,边练习边总结配平技巧。这是传统的方法——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那么教师不教方法,学生能不能学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高一 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做了如下尝试。 教师给出一个反应:SO2+H2S——S+H2O,并提出要求:“不能只用观察法,而要用氧化 还原的定量规律——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价数相等,来配平这个反应。小组讨论,找出配平的方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在各组之间倾听,当有多个组能够有初步思路时,教师请各组学生开始交流。 结果证明并不是必须教师教方法,学生才能学会。学生所找出的方法可能还没有清晰的步骤,缺少理性的反思与总结。这时教师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升华,使学生在自己找到方法之后,发现教师能精炼地点出关键之处,学生对学习会有一种满足感。因此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学生自己找方法的过程对于他的学习更有意义。 3.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1)创设的情境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任何活动都把学生以往的知识当成“一张白纸”,假设学生一无所知,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任何学生活动,都要激活学习所必需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