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市凤凰街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南京市凤凰街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当前,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全面展开。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有了较为宽松的施展空间。因此,今后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建立自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是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重要任务。同时,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也是相符合的。为顺利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实施好校本课程,特制订“南京市凤凰街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第一章 校本课程设置的意义与目的
一、 设置校本课程的意义。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以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承的内部文化及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为依据,充分利用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并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开发的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课程。 校本课程设置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的长期发展来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重新配置与整合教育体系内部权力与资源,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民主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性、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应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由于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这样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视具体情况评价和修改既定的课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一体化,这有利于课程向均衡的、综合的、有选择的方向发展,体现出教育的时代性。
2、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无论从其内涵还是外延去理解,都是极其宽泛的概念,而其实施的形式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以往的国家性和地方性课程设置来看,其内容的单一、形式的呆板以及缺乏个性化,必然使其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各学校主动设置一些能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与德育目标密切融合,形式更为自由,实践性更强的校本课程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3、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育人的社会组织,目标应当是培养既能适应社会、眼界宽阔又有自我特点、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人。这就决定了学校不能仅重视教学,而应更多的关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重视教学。而校本课程的设置正是以此为目的。显然作为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实施主要力量的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有着全方位的充分了解,对校本课程有着比其它课程更高的认同度,且在这一课程中他们有更为宽广、自由的发挥空间,因此他们必将对此倾注更大的热情,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个性特长对校本课程作出自己的选择,并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完善、提升提出自己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完全是建立在学校自主发展的基础上的。
4、是教师个性释放的需要。
一般来说,学生个性的塑造总是会深深地打上教育者的烙印。而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更多地把教师的共性放在首位。而事实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由于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实施、评价方面的充分授权,一线教师的个性特长必然能在课程中得以体现,这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5、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
学校不仅要为造就一代新人而努力,也要为生存与发展而奋斗。我们知道,产品内在差别化是处于相同市场的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武器。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就是“我们可以培养符合一般要求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这就是说一个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共性明显的教育领域,办学特色将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设置校本课程无疑是确立自己办学特色的一个良好手段。有鉴于此,我校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周围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大力推行创造教育,以期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教育教学上更上一个层次。
二、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1、通过校本课程的正常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一支具备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意识及能力的教师队伍,在高质量的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保证校本课程的高水平的实施。
第二章 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计划
一、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实践活动。
②运用观察、猜想、思考、推断等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逻辑性与隐性特征,善于发现事物的弊端。
③运用有限的、指定的材料进行目标性操作或创造性操作,有求异性思维能力。
④掌握简单的创造技法。
⑤了解有关科技与创造的一些基本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VIP
- ACD奥的斯内部资料GECB及GDCB服务器使用.pdf
-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 2016版》.docx
- 大学毕业论文-基于pid算法的锅炉恒温控制系统正文.doc VIP
- 南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南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B》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自动控制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金融学(中央财经)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12.2 人生价值贵在奉献(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教学示范课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