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放坡计算和深井降水计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基坑开挖放坡计算和深井降水计算

PAGE 3 -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 一、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 \h - 1 - HYPERLINK \l _Toc 1 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 \h - 1 - HYPERLINK \l _Toc 2 地质情况 PAGEREF _Toc \h - 1 - HYPERLINK \l _Toc 二、基坑开挖及降水方案 PAGEREF _Toc \h - 3 - HYPERLINK \l _Toc 1确定方案 PAGEREF _Toc \h - 3 - HYPERLINK \l _Toc 2 开挖及降水检算 PAGEREF _Toc \h - 4 - HYPERLINK \l _Toc 3.坡面防护及监测方案 PAGEREF _Toc \h - 6 - HYPERLINK \l _Toc 三、安全防护方案 PAGEREF _Toc \h - 7 - HYPERLINK \l _Toc 1安全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 \h - 7 - HYPERLINK \l _Toc 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 \h - 8 - HYPERLINK \l _Toc 3电缆的防护措施 PAGEREF _Toc \h - 8 - 一、工程概况 地质情况 2.1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 该立交分三孔,中间为主孔,长104米,净宽10米,两边孔长97米、宽5米,呈台阶形布置,中孔基坑底标高为79.024,边孔基底标高为79.324,开挖最深处8m,土方开挖工程量约6万立方。 2.2周边环境 : 基坑东南有民房,北边为便道,基坑降水过程中的排水通过南侧连霍高速排水系统排出,其余场地较开阔。 2.3地质情况 地面向下1米内位粉土,其中0-0.5米为素填土、耕植土,以粉土为主;1-3.1米范围内位粉砂,砂质不纯,局部泥质含量高;3.1-6.3米范围内为粉土,土质不均,局部砂感较强,夹粉质黏土团块;6.3-7.2米为粉质黏土,7.2-16米为细砂,局部含泥量较高,夹薄层粉土。详见下表:,,6.3-7.2米土:褐黄色,稍湿,松散,土质不均。其中0-0.5m为素填土、耕植土,以粉土为主粉土:褐黄色,稍湿,松散,土质不均。其中0-0.5m为素填土、耕植土,以粉土为主 二、基坑开挖及降水方案 1确定方案 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坡度为1:1.25,中间位置设置二级台,台阶宽1.5米;基坑开挖时分两次开挖,第一次开挖深度为4米,由东向西全断面开挖,开挖完成后开始施做降水井及水泥砂浆桩;待水泥砂浆桩施工完毕,降水已降至基坑底-1米位置后进行二次开挖,由东至西全断面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后降水采用深井降水,井置于基坑开挖的二级台阶处,通过潜水泵抽水后汇于基坑上方的汇水池,然后通过管道排入连霍高速的排水系统。 基坑开挖断面图和平面图附后。 2 开挖断面及降水检算 2.1开挖断面尺寸 祁圪垱中桥处原地表标高为86.2m,基坑底标高为79.024m,即开挖总高度为7.176m,按7.5m计算。设计分两层开挖,第一层高度4.0m,第二层开挖高度3.5m 2.1.1参数选取 开挖总高度H=7.5m,顶层开挖高度h=4.0m,粉土重度γ=19.5KN/m3、内摩擦角 =23°、黏聚力c=3KN/m2。 2.1.2放坡角度检算 ⑴、底层边坡角度θ1计算 经试算得θ1=41.14°,换算坡比为1:1.144>1:1.25。 ⑵、顶层边坡角度θ2计算 经试算得θ2=49.92°,换算坡比为1:0.852>1:1.25。 放坡宽度 2.2降水检算 祁圪垱中桥处原地表标高为86.2m,基坑底标高为79.024m,地下水位线标高为79.946m。设计在基坑南北两侧平台中线处打设40口半径 2.2.1参数选取 粉土渗透系数K=1.0m/d、降水曲线坡度i=0.1、管井井点半径r=0.20m、井点个数n=40、水位降低值s=3.0m、过滤管长度l=3.0m、降水区域宽L1=38.65 2.2.2降水检算 由于管井底未到不透水层及承压水层,故该区域降水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 水位线至井点过滤管上端距离s’ 由知含水层有效深度H0 抽水影响半径R 取 假象半径x0 ,取 抽水影响半径R0 抽水半径为R的一点水位h0 总涌水量Q 管井过滤器进水部分每米井的单位进水量q 管井过滤器部分总长度L 取L=42 单个抽水井过滤管浸水长度h 取h=11.0m,>L=42.0m 40个井点距降水中心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x1 = 149.26 m lgx1 = 2.174 x2 = 133.82 m lgx2 = 2.127 x3 =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