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评价和展望.docVIP

静宁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评价和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宁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评价和展望

PAGE PAGE 1 静宁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评价与展望 孔 博 摘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县域经济,是贫困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坚持科学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进县域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克服制约现代农业、工业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才能全面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康社会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相传“始画八卦”的伏羲和“炼石补天”的女娲就诞生在这里,故名成纪。六盘山西麓,国道312线穿境而过。现辖24乡(镇)、392个行政村,总人口46.7万人。是平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当前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事关静宁县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静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科学把握县情,找准影响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西部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 静宁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近年来,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本民生,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1.经济总量迅速壮大。据有关资料报道,2008年底全县生产总值16.04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59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为16.9亿元、8.35亿元和6600万元。现有工业企业 7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私营企业167户,个体工商户373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1.33亿元。县域综合实力由2002年全省第49位上升到43位。 2、产业开发深度推进。旱作农业大面积推广,果品产业纵深推进,果园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挂果园达到22.5万亩。每年发展养殖大户1000户以上,种植洋芋30万亩左右,输出劳务8万人(次)以上。建材、纸箱、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通达果汁、乳化炸药、高速瓦楞纸板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7%,工业废水和烟尘达标排放率分别达到60%和70%。成纪历史人物纪念馆和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等旅游景点初步建成,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加快。 ? ?? 3、基础条件明显优化。以道路交通、安全饮水、流域治理等为主的项目建设,改善了城乡基础条件。境内有高等级公路1210公里,通乡油路总里程232.6公里。各类水利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6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县梯田化率和林草覆盖率分别为88%和15.6%。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编制完成22个集镇规划和180个村庄规划,县城人均住房面达到22.1平方米,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8%。 ? ?? 4、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县小学标准化率达到75.8%,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43所,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7.8年。电视覆盖率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90.8%和90%。现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30个,新建了23乡镇卫生院业务楼、1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不断提高。 ? ?? ??5、民本民生不断改善。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城乡低保覆盖面达到15.5%,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以上,平均每年为群众报销医药费用1900.25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贫困面下降到21%。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61元和2080元。实施廉租住房补贴、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等救助措施,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初步保障。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秩序保持了和谐稳定。 二、静宁县小康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加快发展的理念不科学。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过分突出“物”,讲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重经济、轻社会,重当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重结果、轻过程。没有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性。在 “以物为本”发展观的支配下,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增长,但效益不高,能源资源消耗大,社会事业滞后。 2、加快发展的结构不平衡。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在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各产业内部,也存在失衡状况。在一产中,种植业占主体,产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高,区域分布不均衡,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业化链条不长不宽。在二产中,企业规模不大,且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