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引大豆-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PDF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引大豆-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引大豆-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ICS 65.020.20 B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557.1—20XX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 大豆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UPOV: TG/80/6,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Soybean, NEQ) ××××- ××- ××发布 ××××- ××-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 19557.1—20XX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 1 5 繁殖材料的要求 2 6 测试方法 2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2 8 性状表 3 9 性状表的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分组性状 3 11 技术问卷 3 附 录 A 5 附 录 B 10 附 录 C 15 参考文献 18 I GB/T 19557.1—20XX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指南 大豆 TG/80/6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SOYBEAN)。 本标准对应于UPOV 指南TG/80/6,本标准与TG/80/6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UPOV 指南TG/80/6 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30 个性状: 茎:茸毛密度、复叶:小叶数量、植株:分枝数、植株:分枝与主茎夹角、 主茎:节数量、植株:底荚高度、植株:落叶性、植株:荚果数量、荚果:种子数量、荚果:弯曲程度、 荚果:炸荚性、荚果:颜色、种子:种皮颜色数量、种子:百粒重、种子:种皮颜色、种子:种皮色斑 类型、种子:子叶颜色、种子:种皮开裂比率、种子:粗蛋白含量、种子:粗脂肪含量;抗性:大豆花 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细菌性斑点病、大豆锈病、大豆食心虫、大豆 蚜、大豆荚螟、大豆秆黑潜蝇等性状。 --删除了5 个性状:叶片:泡状、叶片:侧小叶大小、种子:大小、种子:因过氧化物酶导致的种 皮颜色、种脐:珠柄色等性状。 --调整了8 个性状:下胚轴:花青甙显色强度、植株:生长类型、成熟期、植株:生长习性、植株: 高度、荚果:颜色、种子:形状、种脐:颜色等性状的表达状态。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科院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