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1pdb7mk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讲弟子规1pdb7mk8

更多电子书请访问:/jlsymc1688 《细讲弟子规》 第一部分 第1节:前言 解读幸福 前言—— 解读幸福 大家幸福吗?父母还好吗?和先生、妻子相处还融洽吗?工作还顺利吗?孩子还好教吗?听说,幸福在山的那一边?还有人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 多少人在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中迷失、摸爬滚打、追求、患得患失,……许多人一直都以为自己在寻找真诚地带,在追求完美人生……以为事事完美就是幸福。 蓦然回首,忙、盲、茫的路途已经走了大半生,忙到看不到亲人的需要,忙到自己迷失,忙到心无主宰,自己不安,亲人不安,身边的人都不安…… 我们本想营造幸福的人生,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在哪里? 回首来时路,原来寻找真诚时,其实自己并没有付给这个世界多少真诚,只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追求完美时,只是要求身边的人、事、物样样完美。以一颗有求的心,一直在向外攀求。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最不完美的是自己,最该完美的是自己的那颗心。 这个世界有完美、有真诚,圣贤人早就把至真,至诚,至善推演出来,孔老夫子、范仲淹、海瑞……他们虽死犹生,因为他们的精神永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实现圣哲人的期许? 近年来,我们大谈和谐,和谐从哪里来?从谁先和谐?自己要首先关怀别人,尊重别人,主动付出后人生会有大的变化,因为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幸福还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都是幸福;孩子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是幸福;婆媳共为一个家族延续的互相成就,是幸福;朋友的一个微笑,是幸福;儿女对父母的一声问候,是幸福;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 太容易了,获得幸福!只要我们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可是这么久了,我们却没有感觉到唾手可得的幸福,因为我们的人生线路是:竞争——自我——自私——斗争,内心的不平,怨气、矛盾、冲突,家、国、社会就会越来越不和谐,怎么会有幸福的感觉?! 你会说,几年后,十几年后我再享受幸福,且先忙过这些年。当下都没有幸福的感觉,寄望以后,又有多少把握?以后的日子是由一个个今天构成的。 切记:昨天,已经过去了;明天还没有开始;朋友,我们只拥有现在。所以,要把握当下。 和谐,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需要,只有内心和谐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谐,就要放下自私自利,就要多些付出和关爱。对人多些理解、包容,对事多些忍耐、成全,对社会多一些责任和承担…… 三才者,天地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生天地间,要演出天地无私之德。 我们不要忘记,身为炎黄子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华夏儿女的情怀,地球人的期待,需要仁慈大爱的胸怀。 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在手边;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和谐社会就在眼前! 第一部分 第2节:目录 目录 第一讲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1 第二讲建立理智,才能下对抉择/12 第三讲孝是德行根本,教育首重孝道/23 第四讲抓住根基,将圣贤教诲落实在夫妇之伦/35 第五讲家庭教育与家庭经济/47 第六讲孝悌家风的承传与家庭教育的误区/59 第七讲孝敬之心从感受父母恩德起/71 第八讲用恭敬心孝养父母的身、心、志/83 第九讲做好学业、事业和家业,让父母放心/96 第十讲防微杜渐,从小养成廉洁有守的品格/110 第十一讲真正的富贵与快乐,从至诚孝亲开始/122 第十二讲改正坏习气,习劳知感恩/134 第十三讲自理自立,修身立德,善谏亲友/147 第十四讲立身宝箴——存好心,行好事/159 第十五讲孝无终始,树立家教风范/172 第十六讲平等礼敬,和谐万事万物之本/184 第十七讲轻财谨言化解怨忿,长幼有序进退有礼/196 第十八讲生活教育,长养孩子恭敬之心/208 第十九讲子女应对进退应有的礼节/221 第二十讲孝悌的社会延伸/234 第二十一讲自我管理与做事能力的训练/246 第二十二讲食衣住行中的礼仪/257 第二十三讲爱物敬人,替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269 第二十四讲持身恭谨,仁以为己任/282 第二十五讲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294 第二十六讲细节之处也要为对方着想/306 第二十七讲言而有信/318 第二十八讲信在五伦关系中的应用/329 第二十九讲承传智慧,做有信义、有道义的炎黄子孙/341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