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VIP

苏州市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苏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 八年级语文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亵(dú) ②避 (huì)_____ ③海市(shèn) 楼 ④旁(yì) 斜出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巷深弄长,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悠悠古巷里,迷漫着淡淡的惆怅。温婉的渔家少女倚在门边,心不在焉地缝补着衣物,难道她也在思念远方未归的亲人吗?……过客万般,旧人未归的愁絮,颇具江南特色的伤感之情,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班驳的砖墙向我倾诉着小巷的历史,院中的古井向我娓娓道来小巷的故事,我流连忘反。 错别字 正确字 3.名句默写。(10分) ①巢成雏长大, 。 (葛天民《迎燕》) ②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③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⑤诗家清景在新春, 。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⑥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 》) ⑦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斯是陋室, 。 ( 《陋室铭》) 4.名著阅读。(5分) (1) 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 通常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右图显示 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 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3分) (2) 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 C.《水浒传》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它高度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水浒传》最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 D. 宋江的“忠义”思想在梁山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原有较高社会地位不得已而暂时栖身水泊的头领和出身低贱的英雄都有只恨贪官而想“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找出并修改。(3分) ①去年冬天,一位农民救了一只天鹅,在他的精心护理下,使天鹅终于康复了。②但当时的季节已时至盛夏,越冬的天鹅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去了。③而天鹅离群是无法生活和生儿育女的。④这位农民凭借多年的经验,知道这只天鹅是属于新疆巴音布鲁克群体。⑤于是他向乡亲们借了路费,到了新疆。 第 句,修改为 。 第 句,修改为 。 第 句,修改为 。 二、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颔联中运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各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被人赞颂,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