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新理解学情分析
专业
重新理解“学情分析”
2014.3
PEOPLES
EDUCATION
44 吴 蕾 裘文瑜
学 教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 估,编制了前测及访谈题。前测及访谈题目
生分析作为教学起点、“以学为中心” 的编制是基于如下工作展开的:首先搜集与
等教学理念受到格外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有关的文献,以了解
这种改变似乎还未实质发生,教师们仍然主 教师对该内容的处理方式和学生可能有的表
要考虑教材内容与教法,学情分析常常只是 现;其次访谈教师,以了解他们以往在教学该
停留在印象式、经验式判断的初浅层次,缺 内容时学生学习的困难和乐趣所在。
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照、缺乏与教学内 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在本
容相联系的学习起点分析、缺乏课前——课 课重点教学内容“比喻句”这一知识点存在较
中——课后相关联的系统分析。即使有三言 大问题。75% 的学生可以判断结构明了的比喻
两语的概括式分析,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句,但是对于没有用传统的“……像……”的
从而造成学情分析只是课前备课的独立环节, 句式,或者本体、喻体倒装类型的比喻句达成
与整个课堂教学相脱节,陷入说说重要,做 率比较低,可见学生对比喻句的判断标准不
起来并不重要的尴尬局面。课堂上学生已经 清晰,对句子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的句式表
掌握的知识,教师依然面面俱到地从头讲到尾, 征上;从学生习作中可以看出,能写出比较
唯恐不够详细;学生真正感到疑惑、困难的地 具体、生动、有美感比喻句的学生寥寥无几,
方,却草草一带而过…… 多数学生只是掌握了概念性的知识点,缺乏
语言表达层面的感性认识,因而在学生习作
一、学情分析应贯穿教学始终
中无法实现迁移运用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
狭 隘地理解学情分析,是造成其缺位的 学生对其中一些比喻句中为什么要把这个物
主要原因。实际上,学情分析不只是课前功课, 体比作那个物体,例如为什么把“云雾”比
而是应当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作“浪花”、“山路”比作“瀑布”等存在疑问,
在一次以“基于学生疑问状态的挑战性 这些可能是由于学生对某些事物缺乏直观的
学习”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中,教师以沪教版 生活体验而造成的理解上的盲点。
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登泰山观日出》第一课 于是,教师重点围绕比喻句,根据前测
时的教学为载体,展开研究活动。 的具体结果,基于课程标准对 5 年级学生对
课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了评 比喻句的能力要求,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选
读者热线:(010 投稿信箱:qianlixin@126.com
专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