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实验的方案-超实用.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镀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梯形槽的使用方法 ; 2. 了解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 ; 3. 了解电镀溶液中添加剂的作用和杂质对镀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称为电解。电镀属于电解 ,是一种电化学沉积过程 ,是指在含有欲镀 金属的盐类溶液中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 ,以欲镀金属或其它惰性导体为阳极 ,通过电解作用 ,阴极镀 件表面上沉积出金属 ,获得牢固的金属膜的过程。 (一 )梯形槽实验原理 梯形槽也叫赫尔槽 ,其形状如图 II-13-1所示。槽的容积有三种 ,即l L、267 mL和250 mL。由于 槽中阴阳极放置不平行 ,故阴极上各部分电流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离阳极近的近阴极端 ,电流密度较 高 ,在另一端电流密度较低。通过大量实验 ,对267 mL的梯形槽而言 ,得到一个在阴极各部分电流 密度分布的经验公式 ( ),即 II-13-1 D I(5.15.24logL) K ( ) II-13-1 2 式中 :D 为阴极上某点的电流密度(A/dm ) ;I 为实验时的电流强度(A) ;L 为阴极上该点距近阴 k 极端的距离(cm)。 图 II-13-1 梯形槽 (二 )镀液分散能力的测定原理 镀液的分散能力是指电解液所具有的使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不同 用来表达分散能力的公式也不同。因此 ,为了比较不同镀液分散能力的大小 ,必须采用同一种方法测 量才有意义。本实验采用远阴极和近阴极的方法(图II-13-2) ,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的距离比为L / L 2 1 等于K ,用这种方法所测得的分散能力可用下式 ( )表达 : II-13-2 m K 1 m2 T 100% p ( ) K1 II-13-2 式中 T 为分散能力(%) ;K为远阴极和近阴极与阳极距离之比 ;m 、m 为近阴极上和远阴极上金属的 p 1 2 增重。 图II-13-2 测定分散能力的电镀槽 (三 )电镀效率的测定原理 根据法拉弟定律 ,在电镀镍时 ,通过电镀槽的电量若为l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