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汇换利与货币交换的不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汇换利与货币交换的不同

第9章 金融交換 授課老師: 金融交換 金融交換的意義 貨幣交換 換匯換利 貨幣交換與換匯換利的應用 金融交換的風險與標準化協議 專題:全球金融交換市場概況 附錄:貨幣交換與遠期外匯的比較 金融交換 意義:交易雙方依約定條件在未來一定期間內交換一連串現金流量的契約。 依照交換標的物的不同,金融交換分為以下五種: 利率交換 貨幣交換 換匯換利 權益交換 商品交換 貨幣交換(currency swap) 意義:交易雙方在期初以當時匯率交換以兩種貨幣計價的本金,在期中交換所換得的貨幣的固定利息支付,期末再換回期初交換的本金。 功能:規避匯率風險、規避外匯管制、降低利息成本、調整資產負債的計價貨幣結構。 換匯換利(cross currency swap, CCS) 意義:在期初以當時匯率交換以兩種貨幣計價的本金,在期中(含契約到期時)交換所換得的貨幣的利息支付,一方的利息支付是以浮動利率計算,另一方則是以固定利率計算,或者雙方的利息支付都是以浮動利率計算,期末再換回期初交換的本金。 換匯換利與貨幣交換的不同:進行利息支付時,使用到浮動利率指標。 貨幣交換與換匯換利的應用 貨幣交換與換匯換利的主要用途 降低融資成本 規避匯率風險與利率風險 進行匯率投機與利率投機 規避外匯管制及其他管制 金融交換的風險 信用風險 金融交換協定多以櫃檯買賣方式交易,交易雙方根據本身需求量身訂做契約。因為金融交換協定具有量身訂做的特性,交易雙方在交易後將面臨交易對手違約的風險。 基點差風險 指在進行金融交換時,收取以一種浮動利率計算的利息同時支付以另一種浮動利率計算的利息,但兩種浮動利率變動不一致而導致損失的風險。 期限風險 指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時間不一致,而導致損失的風險。 金融交換的標準化協議 為了避免交易糾紛,主要國家的金融交換經紀商於1985年組成「國際交換經紀商協會」,並制定「金融交換主協議」,作標準化契約。 該協會已擴充為「國際交換暨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目前金融交換協議大多採用該協會在2002年修訂的主協議。 ISDA主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釋義、支付、陳述、協定、違約事件和終止事件、提前終止、轉讓、合約貨幣、雜項、交易方、費用、通知、適用法律和司法管轄權、定義等 專題:全球金融交換市場概況(1/2) 金融交換大多以櫃檯買賣方式交易,交易雙方可以量身訂製契約。由於不在集中市場交易,交易資料取得較為困難,全球金融交換市場的統計資料,以國際清算銀行所彙整的最為完整。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金融交換的成長快速,利率交換契約餘額自1987年底的6,830億美元增加為2008年底的328兆1,140億美元,成長480倍,貨幣交換(含換匯換利)契約餘額自1987年底的1,830億美元增加為2008年底的14兆7,250億美元,成長80.5倍 。 專題:全球金融交換市場概況(2/2) 就流通餘額而言,以利率交換契約最大,其次依序為貨幣交換契約、商品交換契約、權益交換契約,截至2008年底為止,利率交換契約、貨幣交換契約、商品交換契約及權益交換契約占總流通餘額的比例分別為94.57%、4.24%、0.71%及0.47% 。 就契約期限而言,利率交換(含遠期利率協定)與貨幣交換期限,以1年以內為最多。 附錄:貨幣交換與遠期外匯的比較 貨幣交換將期初與期末交換兩種貨幣本金所使用的匯率固定,並在期中進行利息交換。 遠期外匯契約則將貨幣的利率差額反映在匯率上。 遠期外匯契約的期限大多在一年以下,但交易人可以利用貨幣交換複製一年期以上的遠期外匯契約。 前程文化 國際財務管理 黃志典著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